數據賦能 凝聚科技幫扶強大合力

“歡迎大家來到貴州,感受大數據給這座城市帶來的變化。”從中國聯通軟件研究院(以下簡稱“軟研院”)到貴州聯通,軟研院數據中臺研發事業部樊靜交流工作期間,深感“只有爲他們做一些事情心裏才能踏實”,她希望在自己離開時能把先進的技術理念和成果留下,讓分公司的同事共享數字化轉型的優秀經驗。

如何在促進鞏固中國聯通集團數字化轉型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繼續貢獻科技力量?近年來,軟研院統籌科技幫扶和定點幫扶,上下協同、東西協作,引導創新要素向脫貧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凝聚科技幫扶強大合力。

推動各省均衡發展

“我覺得幫扶的關鍵在產業,根源在教育。沒有產業就沒有鄉村振興,而沒有教育則無人才可用。”作爲軟研院數據中臺研發事業部的副總架構師,樊靜的此番出行是掛職貴州聯通數字化部副總經理,分管數據治理相關工作。

時間回溯到2022年6月20日,中國聯通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部署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聚力推動各省均衡發展,大力推進對口幫扶,開展一省一策針對性幫扶”,在得知集團公司要組建九省幫扶團隊賦能省分公司的消息時,樊靜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選擇貴州,是機緣也是必然。樊靜介紹,貴州適宜建設數據中心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是前提;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是優勢;持續推進數據共享開放試驗是機遇;軟研院數據中臺和計算能力是強大的資源和技術保障。

在軟研院,像樊靜這樣主動請纓駐點貴州的科技人員還有8人。他們主動形成組織團體,並命名爲“軟研院貴州幫扶團隊”,旨在堅持把部門需求與軟研院特色結合起來,突出專業優勢,發揮科技力量,紮實開展定點幫扶工作。

“管理者由我們團隊推薦選出,通過商量決策、自主擔責,共同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實現富有挑戰性的目標。”團隊成員、軟研院能力生態運營中心劉子翊說。

2022年8月,以樊靜爲代表的軟研院貴州省分幫扶團隊從全國各地來到貴陽,千里迢迢、千頭萬緒。經過走訪調研,團隊逐漸明確了發展思路:依託集團數字化轉型幫扶工作契機,以場景、工具、平臺、數據、流程五要素作爲改革轉型方法論,從智慧運營場景出發,推動平臺、工具、數據和流程的全面優化,助力實現基層數字化能力從“好用”到“全面好用”。

“我們將通過數字化平臺和工具沉澱公司優秀的業務發展經驗,根據貴州聯通的省情特點、業務重點、能力盲點制定專項幫扶方案,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樊靜表示。

讓人人都成爲數據專家

“讓人人都成爲數據專家”是軟研院幫扶團隊參與貴州省分幫扶最大的心願。

根據前期規劃,團隊的職責是輔導業務人員學習使用系統工具,實現百億級數據的實時提取、探索分析及BI(商業智能)報表配置,從根本上解決人員取數難、分析難、固化慢的問題,最大限度發揮海量數據和平臺價值。

樊靜回憶,自落地貴州聯通後,團隊充分發揮數據治理和項目管理的經驗,親赴貴州9個地市進行一線調研,共收集各專業條線共計29類200餘個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一線工具使用、受理流程長且不可監控、缺乏數據分析工具、客戶營銷缺乏經驗等方面。”

從問題出發,聚焦一線數據分析,如何讓基層員工“能用數”“用好數”?樊靜將其總結爲數字化轉型數據治理的七步法,即明確場景—識別數據—認定數據—治理數據—匯聚數據—使用數據—提升質量。

以運營商營業廳和網格營銷工作爲例,在一線調研的過程中,團隊發現多家營業廳的具體位置在地圖上展示不準確,營銷派單成功率有待提升。

基於該問題,幫扶團隊詳細梳理了營業廳的數據上圖流程,以主數據系統爲源端,體系化解決數據採集和數據加工流程中發生數據格式轉變或者數據口徑不一致的問題。

“我們通過明確省分、地市、網格上圖流程和職責分工,制定統一源端入湖數據標準,保證數據生產鏈路的一致性,從根本上解決了位置不準的一線數據痛點問題,後續通過持續監控和稽覈營業廳數據上圖流程,保證數據上圖質量。”團隊成員、軟研院數據中臺研發事業部林貝說。

與此同時,團隊還基於省分看數用數的場景,從客服數據分析可視和資源用戶數據分析可視兩個場景出發,幫助一線人員打通客服等相關數據從數據中臺到自助服務平臺的全流程,實現數據分析平臺化和數據更新自動化。

“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事轉型,人的思想也得轉型。”樊靜表示,團隊在貴州聯通的支持下,建立了“師帶徒”制度,要求軟研院幫扶團隊成員在工作中加強對青年人的培養,將年輕技術人員“扶上馬,送一程”。

爲使專家的經驗更好地傳給年輕人,幫扶團隊成員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還及時總結、系統化其專業領域的經驗,並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編寫成培訓教材。

“由於每天接觸到的都是具有實戰經驗的專家,新人成長自然很快。”貴州聯通數字化部副總經理劉丹表示,在工作中,年輕人向前輩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術和經驗,還有優良的作風和精神。

截至目前,團隊已幫助貴州聯通數字化線培養人才共計25人,通過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圖表助力業務整體分析效率提升60%,幫助貴州聯通在2022年取得了31個省(區、市)數據治理專業評價全國第一名的好成績。

趕超進位,衝出“經濟窪地”

商場數據共享,街攤管理智能升級,養老院裏智能監測老人的各項身體指標……貴州利用大數據搭建智能雲平臺的場景隨處可見。

原來,爲強化政企市場洞察,提升線索轉化率,軟研院貴州幫扶團隊還協同省分公司重新梳理了工作機制,不僅對本省要客拜訪情況、營銷線索轉化情況進行詳細分析,還通過優化系統方案庫評價排序機制,推廣商機流程監控提醒功能,建立日調度機制,強化線索落地執行。

僅用兩個月,團隊便助力公司的線索轉化率環比提升65.7%,轉化簽約金額環比提升166.5%,有效提升了政企要客市場洞察和營銷能力,流程和數據雙優化,助力貴州聯通在政企市場的份額大幅提升。

“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成爲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增長極。”在樊靜看來,貴州大數據已經形成了以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爲主的產業體系,成爲全省市場主體增長最快的領域,對於貴州聯通來說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參與對欠發達地區的幫扶帶動工作,是一個聯通、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的生動實踐。”樊靜表示,定點幫扶沒有完成時,團隊將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優化公司運營模式,爲客戶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