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旅巧念“新”字決 科技文化創新雙驅動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將2022年確定爲“創新突破年”,從藝術創作、產業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公共服務等六個方面巧念“新”字訣,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驅動,賦能文旅產業升級,同時創新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十大工程”,推動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山東省人民政府4月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該省“以創新求突破 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介紹說,山東文旅產業發展將在提質增效、賦能升級上謀創新突破,實施“文旅產業提振7大舉措”,加大高品質、定製化旅遊產品線路的開發力度,通過開展“精品景區建設三年行動”“村莊景區化建設攻堅年”等,推動旅遊產品迭代升級,同時完善“好客山東雲遊齊魯”智慧文旅平臺功能,搭建完成“一中心四平臺”,以智慧賦能產業發展。

山東還將以科技爲驅動,推出高品質旅遊產品。王磊表示,結合疫情下旅遊市場消費新變化、新特徵,該省將滿足遊客品質化、個性化的新需求,加快智慧景區建設,藉助全息投影、夜間燈光秀、5G、AR、VR等現代技術,升級智能化運營能力,創新推出文化主題型、休閒度假型、沉浸體驗型高品質產品。

此外,山東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將從抓項目、活起來上謀創新突破,重點抓好文物保護利用“十大工程”。王磊說,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齊長城遺址保護利用、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等“十大工程”,涵蓋40多個重點項目,以此爲抓手,將串起山東文物工作全盤。“今年一季度,《山東省齊長城保護條例》立法、“紅黃綠”段保護管理、文物保護公益崗位設置、衛星遙感影像監控、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有序推進。”

王磊稱,圍繞讓文物“活起來”,山東還開展了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創新實踐,今年3月,評選並公佈山東省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近期還將公佈山東省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推進“文物+旅遊”,推動更多文物古蹟、革命遺址納入旅遊線路,同時將實施“齊魯文博人才工程”,擬5年內培養和引進30名左右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

當天,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郅良在現場介紹今年濟南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方面的創新舉措。郅良說,該市將開展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齊長城遺址保護利用、考古遺址公園提升建設等工程,推動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濟南段)重點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加強齊長城遺址保護,同時加快建設“博物館之城”,推進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郅良透露,濟南去年成功當選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今年4月下旬,該市將舉辦“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濟南活動年”系列活動開幕式,活動貫穿全年,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會議、論壇、展覽、演出、賽事、節慶、美食等100餘場文化交流活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