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萬人5G基站數超過12個 網絡建設與應用場景雙管齊下

作爲“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我國5G網絡規模化部署及應用場景開發取得良好進展。

近日,工信部官網消息稱,截至2022年5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70萬個,平均每萬人5G基站數超過12個。5G應用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在全國200餘家智慧礦山、1000餘家智慧工廠、180餘個智慧電網、89個港口、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加快5G應用規模化發展,更好賦能千行百業。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A股5G概念板塊已有47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2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34家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3家預計增幅超過100%。

有分析人士表示,以5G作爲基礎設施的衆多下游應用領域,如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醫療器械等,正處上升期,前景廣闊。

5G建設速度將進一步提高

截至2022年5月底,國內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和92%的鄉鎮鎮區,5G流量佔移動流量比重達到27.2%,較去年同期增長19.1個百分點。

工信部高質量發展高層次諮詢專家項立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現在的5G基站數量已經佔到了全世界的70%左右,遠遠領先其他國家,甚至超出了預期。預計到2022年底,我國5G基站會增加到200萬個左右。

項立剛介紹,中國移動700兆的網絡年底基本可以做到覆蓋全國,之後會花1年到2年時間做更多的縱深覆蓋,屆時中國的5G網絡建設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淳石集團合夥人楊如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G網絡建設工作作爲“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運營商集採也實現了量價齊升,因此,預計5G的滲透速度比4G還要快。

目前,全國正掀起5G產業的建設熱潮。例如《北京市數字消費能級提升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力爭實現全市5G基站新增6000個,千兆光網用戶新增10萬戶;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於6月份發佈消息稱,將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加快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

楊如意認爲,目前我國5G建設正處於加速期,預計未來5G基站建設會繼續提速。“雖然5G網絡建設在持續推進,但也要注意產業鏈和供應鏈所面臨的全球市場風險。目前相關商業模式尚不夠成熟,半導體芯片和關鍵電子元器件等方面還存在‘卡脖子’問題,要時刻關注國際市場變化,政策的支持要持續跟上,鼓勵企業進行5G改造,解決企業在5G網絡建設方面的資金壓力。同時,不同企業的差異化導致對5G應用規模化推廣難,要加大5G產業生態持續協同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5G建設方面依然存在區域之間不均衡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

“現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城區5G覆蓋率比較高,但是在大量的中西部地區、鄉鎮地區覆蓋率仍然不高。同時,5G的帶寬資費也有進一步優化空間。”王鵬說。

5G助力各行各業提速發展

隨着5G基站建設的推進,我國各行各業深入開展5G商用探索。

受益5G技術速度快、高容量、低延遲的網絡特性,包括車聯網、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電網、智慧生活、VR/AR產業等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很多傳統行業迎來了向更深層次數字化轉型的契機。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祕書長、信息化和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5G將以人爲中心的通信擴展到了同時以人和物爲中心的通信,爲社會生活與生產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據袁帥介紹,例如在“5G+自動駕駛汽車”方面,數據傳輸速度達到新的量級,在5G技術的加持下,智能交通逐漸具備了進入大規模應用的前提;“5G+醫療”方面,利用5G底層的技術支持,將會進一步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跨地域就醫難等問題;“5G+工業互聯網”方面,5G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及大連接的特性,讓工業互聯網成爲現實,助力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推動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5G連接了人和萬物,甚至可以說4G改變生活,5G將改變社會。5G網絡的特性將給幾乎所有行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創新和顛覆,對汽車、大健康、金融快銷、文娛等行業產生更爲深遠的影響。5G時代萬物互聯,不僅商品體驗智能化,沉浸式視覺技術也將廣泛應用,體驗經濟將會無處不在。”袁帥說。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雖然目前大多數行業的5G應用仍處於技術驗證和場景摸索階段,但也有部分行業已經較爲成功地結合了5G技術,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5G的應用正在各個行業慢慢試驗和推廣開來。

例如中國移動與某製造企業聯合打造的基於5G的汽輪機缺陷檢測項目;中國移動與某傢俱製造企業打造的基於5G的生產線雲化控制項目。

對此,楊如意表示,智能製造、醫療、車聯網對於5G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需求非常迫切。這些領域當前都迫切要求自身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而5G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它們也對5G提出了一些訴求,如網絡性能好、可靠性高、具備移動性和靈活性。

5G概念企業“碩果累累”

隨着5G建設推進,如今A股5G概念板塊上市公司已是碩果累累。

智慧芽方面獨家提供的數據顯示,隨着我國5G產業持續高速發展,截至目前,A股5G概念板塊298家上市公司2022年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6項,2021年這一數字爲11310項,略大於2020年的10580項,可以看出,相關上市公司正在創新上持續發力。

盈利方面,上述298家上市公司當中,有47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2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從預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來看,有13家預計增幅超過100%,其中銘普光磁預計同比增長1001.56%至1316.3%,暫列第一;安潔科技和雲海金屬分別暫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收盤,5G概念板塊指數自4月27日隨大盤反彈以來,已累計上漲25.47%,超過了同期滬指的13.78%和深證成指的22.56%。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