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將搶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整合要素資源,聚集人才技術,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高標準建設智慧城市,高水平打造數字產業新高地,引領全區數字產業集羣發展、集約發展、集聚發展。”10月4日,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銀川市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形成以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關村雙創園、閱海灣中央商務區、蘇銀產業園、興慶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爲核心,帶動各縣(市)區數字化發展的“五核帶多點”數字經濟發展格局,數字經濟成爲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數智賦能 產業脫胎換骨
產業數字化深入各個領域,一大批傳統企業,因智慧賦能而脫胎換骨。共享裝備製造利用智能化創新徹底顛覆了傳統生產方式,3D打印及其產業化應用已經世界領跑,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世界一流。銀川經開區隆基硅5G智慧工廠充分利用5G網絡建設優勢,將5G與新型材料產業發展相結合,打造了全區、全行業首個5G商用智能工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葡萄的科學化種植、標準化加工釀造、精準化酒品溯源和數字化管理方面深度應用,以科學賦能葡萄種植、生產、加工全過程。
銀川市加快建設智慧商圈,大數據賦能“用戶畫像”、預測分析,各大商業綜合體初步構建了“全場景引流+新消費體驗+智慧化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商圈新發展模式。
“作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地區,推動數字產業化,釋放數據要素的‘倍增效應’,銀川已具備一定的優勢。”銀川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裝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重點企業、項目,在銀川聚勢而起、乘勢而上。
光伏材料領域基本形成集羣化、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成爲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光伏製造基地;半導體材料領域,大尺寸硅部件和半導體級石英坩堝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爲全球芯片製造供應鏈的重要配套產業,“中國新硅都”正快速崛起。軟件信息領域,方達電子、希望、亞視、計服、華信智等企業發展迅速,逐步成長爲發展層次高、帶動作用強的本土數字經濟企業。
寧夏中環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慧工廠作爲行業內獨有的智慧化切片工廠,也是世界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金剛線切片製造基地,全面投產後將實現光伏新材料產業在寧夏的快速集聚和規模跨越。
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推動信息高效共享、數據高速流動,讓物流插上數字化、智慧化雙翼,再造物流產業發展新結構,打造產業發展新生態。
升級“城市大腦” 共享數字紅利
今年以來,銀川持續升級建設“城市大腦”,市級系統、資源“應接盡接”,初步建成“一屏觀全域”的視頻“一張網”、覆蓋全市的空間地理“一張圖”,城市運行實現“一網統管”。全市各條道路科學調度、有序疏導,高清治安卡口系統、多功能電子警察系統、高清道路監控系統、智慧雲平臺系統等,讓車輛出行駛入數字化快車道,城市治理裝上智慧化大腦。
在市民大廳,“一枚印章管審批”“一體化集成審批”和“1230”審批模式,讓“不見面,網上辦”模式深入人心,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速實現。從打破政府部門信息孤島,實現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到數字社會治理體系和普惠便捷數字民生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網上辦”“掌上辦”全面普及,“互聯網+教育”等造福城鄉教育。
銀川引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企業超過140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超過120家,成爲全國互聯網醫療的聚集地和先行者,產業集聚優勢凸顯。同時,積極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以公共數據爲着力點,推進醫療服務領域的數據開發利用場景構建,促進數據價值釋放。
築牢數字底座,才能推動數字經濟長足發展。自2019年獲批全國首批5G商用試點城市以來,銀川市積極推進5G網絡和數據中心建設,每萬人5G基站數達16.8個,建成城市級、企業級數據中心10個。5G、千兆光網等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打通了經濟社會的信息大動脈,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