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網絡:加強數據、算力、能源之間的協同聯動

算力已經成爲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東數西算”工程確定的8個算力樞紐節點、10個數據中心集羣結構,奠定了以國家算力樞紐爲中心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格局,開啓了新基建領域跨區域資源調配的新篇章。

算力網絡的核心是數據處理設備,包括數據收集、傳遞、處理、應用與存儲等單元組合。面對數字經濟時代對數據處理需求的大幅增長,需要形成基於通信網,但是專用於數據處理的網絡。算力調度對網絡智能化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高質量的網絡“底座”是構建算力網絡的關鍵,需要電信運營商持續打造低時延、高質量、智能化的承載網絡。根據我國數據處理需求、數據集中程度情況來看,東部算力需求旺盛,但西部在氣候、資源、環境等方面更有利於低碳、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因此將數據送到適合建設計算中心的地區進行加工處理,按需隨時向需要的地點返回計算結果,整個流程合理可行,但是對數據、算力、能源之間的協同聯動要求很高。

構建全國算力網絡需要全面統籌推進。從雲計算的發展歷程來看,從早期注重把數據處理和存儲起來以發揮規模效應、節約大量設點成本,發展到目前大量分散的邊緣計算和集中的雲計算共同組成較爲合理的數據處理體系。算力網絡的構建需要吸取經驗,從實際需求出發,一方面通過集約化的算力中心建設,實現算力一體化佈局;另一方面,需要梳理算力差異化需求,有序引導數據流向。分析梳理不同場景下的計算需求,按照計算規模、實時性要求等進行分類,在設計算力網絡時,對要處理的數據種類和數量進行實事求是、合理的預估。

數據跨區域流動的成本覈算問題需要全面考慮。一方面在數據中心建設以及電力成本上的節約,跟數據遠距離傳輸上的消耗,兩者之間要有比較,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成本進行詳細分析,從整體網絡的角度來考慮,而不是僅僅從數據中心建設成本、能源優勢的角度來考慮。另一方面,數據傳輸過去實時使用與先存儲以備需要時使用是兩回事,數據存儲的成本不可忽略。此外,跨區域調用算力資源需要的網絡帶寬,以及保障低時延、高質量傳輸的各項指標都需要進行量化分析,爲按需匹配、智能調度算力資源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傳輸中的安全、隱私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大數據中心之間數據傳輸的安全保密性如何保障?數據中心的控制、管理由誰來具體負責?產業協同、生態構建、確定算力網絡建設主體尤爲關鍵。構建算力網絡是一項系統性重大工程,技術上需要推進算力標準化、異構算力接入等方面的工作,使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和相關中小企業等能夠有序參與算力的調度分配。同時,在政策法規方面,也應該明確數據中心管理責任以及數據傳輸過程中全生命週期的管理規範,爲保障數據安全築牢屏障。

“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啓動,爲打造全國算力一張網按下“快進鍵”。算力網絡既要一體化統籌佈局,又需要各地根據地區性、行業性數據需求、集中程度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建設計算中心,以形成東西互補、南北貫通的一體化算力網絡。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仔細總結現有數據中心建設、應用、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加強數據、算力、能源之間的協同聯動,推動我國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