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發佈了《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2023)》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從全球比較視角,設計可比、可量化的指標體系,首次測評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發展水平,數據顯示,北京總指數分值處於第一梯隊。藍皮書顯示,1年來,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八大任務進...
自動駕駛再登新臺階當你走上街頭,用手機呼叫一輛出租車,駛來的卻是一輛沒有司機的車,這樣頗具科幻感的一幕離我們已不再遙遠。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對外表示,我國將啓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示範應用,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是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綱領,其中包括減少貧困、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隨着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斷增加,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爲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新的途徑。國際組織在這一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倡導創新、促進合作和提供...
國家電投河北公司黨委堅持將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主題教育統領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以“三個帶頭、三個融合”的工作模式,即:帶頭學習研討、主題教育與推動發展相融合,帶頭穿透基層、黨組工作方法與公司實踐相融合,帶頭檢視剖析、黨建工作與創造價值相融合,全面打通主題教育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於7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行。記者6日從大會開幕式上獲悉,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除了提及上述產業數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還表示,我國人工智能基礎...
在2023北京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分享了我國數字安全產業發展十大趨勢。趨勢一:數字安全政策環境將不斷優化。一方面,面向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新應用的法律政策將不斷完善,行政管理規則、數字技術的安全規範、司法解釋制度將不斷更新;另一方面,數據分類分級風險評估...
近日落下帷幕的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284.4萬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超過20.5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物”連接數超過“人”連接數,數字經濟發展基石日益鞏固。今年是5G商用牌照落地第四年。四年間,中國5G基站數量迅速增多,新應用...
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幫助農民在家“種田”;一塊小屏幕,匯聚田間地頭多種信息;一項智慧技術應用,讓農產品增產又提質;一張治理網絡,村中大事小事盡在掌握……如今,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數據成爲“新農資”、手機成爲“新農具”、直播成爲“新農活”,多地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
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曉暉發佈《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年)》(以下簡稱《白皮書》),並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新態勢進行了解讀。《白皮書》指出,主要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持續提速。總體看,2022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世界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總量爲31萬...
5G從“建得好”邁向“用得好”在日前舉辦的2023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5G在個人消費以及礦山、港口、工廠等行業領域的應用獲得集中展示。專家認爲,我國5G發展已迎來規模化發展關鍵期,將步入下半場,還需通過適度超前部署夯實基礎設施底座,加快應用規模擴散,推動生態融通創新。紮實推進規模應用目前,...
今年以來多地出現極端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眼下,各地多措並舉,做好田間管理,助力豐產豐收。因地制宜做好田間管理助力糧食豐收7月份以來,湖南多地出現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最高溫度超過39℃,使早稻容易出現早熟、空殼等現象。在永州市零陵區,農業部門組織飛防人員,對部分早稻田進行根外追肥,...
投入60多萬臺聯合收割機,“蟲臉識別”系統、無人駕駛農機齊上陣——這個“三夏”,田間滿滿“科技範兒”本報記者邱海峯小麥搶收,60多萬臺聯合收割機奔走在田間;玉米播種,無人駕駛農機搭載北斗導航系統高效作業;水稻防蟲,“蟲臉識別”系統精準監測、預警……從“會種田”到“慧種田”,今年“三夏”,...
本報深圳7月5日電(記者王政)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東盟新興產業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近年來,我國着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興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產業集羣建設步伐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全...
國家衛健委3日消息,我國已建成國家級醫療應急隊伍40支。40支隊伍中,有5支隊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功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應急醫療隊的認證。與此同時,我國還建立省、市、縣三級醫療應急隊伍6500支,國家醫療應急專家組涵蓋22個專業領域。到“十四五”末,計劃將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由目前的40支增...
從鋸齒狀的草葉中悟出鋸子的原理,爲楚王搭建出巨大的攻城雲梯,留下“班門弄斧”的成語軼事……戰國時期名人魯班的故事廣爲流傳。雖然魯班的故事已經成爲過往,但培養新時代“魯班”的征程卻方興未艾。在如今看來,魯班其實屬於工程人才,善於發明、製造、維護各類工程機械。6月底,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