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5G正式商用已三年。回首三年,甘肅移動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以5G引領變革、用數智賦能社會,積極開拓數字經濟新藍海,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數字生活的需求和嚮往。5G讓農業充滿智慧提起農業,很多人印象中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勞作畫面。然而隨着“5G﹢”賦能現代農業,原本面朝黃土...
12月9日,全球雲網寬帶產業協會(WorldBroadbandAssociation,WBBA)正式成立發佈會在京召開。此次發佈會以“消除數字鴻溝,共創數字經濟未來”爲主題,採用“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與全球合作伙伴、各領域頂尖專家共商雲網寬帶產業發展思路。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國際電聯...
近年來,黑龍江省在5G技術的加持下,利用數字紅利,讓龍江實現“彎道超車”。其中,醫療、交通等行業打造了多個“首次”,在這裏不得不提黑龍江移動。智造升級,中國移動與中國一重的首次合作位於齊齊哈爾的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是“是製造工廠的工廠,是裝備製造業的母機企業”。在中國移動5G技術的加持下...
從“多人”看管到“一人”灌溉,從“看天氣”到“靠技術”,如今,指尖輕輕一點,便可通過“數字鄉村一張圖”進行農務管理,管理者搖身一變成爲“新農民”,手機、無人機成爲“新農具”,數字技術成爲“新農資”。5G商用三年來,中國移動充分發揮5G、物聯網、大數據等優勢,賦能數字鄉村建設,5G數智化的力量...
“潁上縣南照鎮淮河大橋附近水域,有羣衆正在違規垂釣,請迅速處理!”“收到!馬上趕往現場!”安徽阜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指揮中心巨大的高清液晶屏上,正實時顯示着阜陽市淮河流域重點區域的監控畫面。值班人員在視頻巡查中發現,淮河潁上段水域有羣衆正在違規垂釣,便立刻向當地部門進行“派單”。收到...
在新西蘭這個令人嚮往的國家,不僅有湖光山色、冰川風光、地熱奇觀組成的絢麗美景,還有以特色美食、毛利音樂、生物多樣性保護爲代表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如果想要不出國門深入瞭解新西蘭,走進新西蘭駐華使館將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時值中新建交50週年,中新兩國和兩國人民正在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取得...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截至10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17.77億戶,比上年末淨增3.79億戶,已超移動電話用戶數的9482萬,佔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51.4%,“物超人”步伐進一步加大。萬物智聯時代需要泛在數字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近年來,我國移動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連接數量和產...
每分鐘下線600多個甜筒冰淇淋,這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快的甜筒生產速度。創造這個速度的是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聯合利華食品生產基地。作爲引領全球智能化、數字化浪潮的“燈塔工廠”,這裏的冰淇淋製造更“聰明”也更低碳。“含智量”越來越高的不僅是甜筒,記者從在南京舉辦的2022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觀察到...
5G基站數量超過222萬個,佔全球總數的60%以上;飛機、船舶、汽車、電子、採礦等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創新實踐,5G+工業互聯網全國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近日,由工信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落下帷幕,大會系統展現了“5G+工業...
爲加快推動6G關鍵技術研究與創新發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IMT2030(6G)推進組(以下簡稱“推進組”)於近日組織開展“面向6G的關鍵技術全球徵集”工作。該項徵集工作將充分發揮推進組的產學研用創新平臺與國際合作樞紐作用,有效激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推進組織等創新主體的活力,...
最新發布的《新基建示範園區建設白皮書》顯示,未來5-10年,6G、衛星網絡、物聯網、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將實現與新基建園區深度融合,形成具備數據感知、連接、匯聚、融合、分析、決策、能力的新型基礎設施示範園區,迎來真正萬物互聯智慧園區的新時代,全面賦能園區人員生產...
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6%,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4%。近期發佈的多項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投資持續升溫,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不斷積蓄。穩增長政策發力製造業生產呈現恢復態勢今年以來,一系列穩增長政...
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一位新晉“奶爸”戴着一副科技感十足的“大眼鏡”,正開心地隔空對着新生兒監護室裏剛出生的寶寶說話。他時不時伸出手輕輕地撫摸着,彷彿寶寶就在跟前。“孩子一出生就被抱進了隔離病房,我們不能陪他,又心疼又着急。有了中國移動這個5GVR眼鏡,彷彿真的撫摸到了寶寶,看着他安靜...
中新網無錫11月26日電(記者孫權)11月26日,2022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簡稱“2022物博會”)主活動——2022世界物聯網無錫峯會開幕。峯會現場,由11位兩院院士共同發起的《加快發展物聯網“無錫倡議”》(簡稱《倡議》)正式發佈。隨着數字經濟上升爲國家戰略,物聯網作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
央廣網滁州11月27日消息(記者張宣劍)一間茅草屋,一張小方桌,一盒紅印泥……在小崗村舊址,依舊保留着當年18位農民按下紅手印的原貌。在這個散發着濃重歷史味道的房間裏,四處瀰漫着敢爲天下先,敢想敢幹敢擔責任的小崗精神。44年前,小崗村18位農民在“分田到戶”契約書上按下鮮紅手印,實施了農業“大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