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質量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建設研討會成功召開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高溫熱浪、極寒冰凍、暴雨洪澇等對汽車產品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提出嚴峻挑戰,也引發了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和擔憂。爲系統提升中國汽車在多樣化極端環境下的適應能力,保障消費者用車安全、提升用車體驗,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由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組織的汽車質量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建設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嘉禾,中國標準化協會祕書長張秀春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企業、行業機構及高校的4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會議。

張嘉禾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汽車產業正處於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引領”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環境適應性是汽車質量的“重要防線”,直接關係到產品在極端氣候與複雜工況下的表現。面對高寒、高溫、高原、高腐蝕等多樣化環境挑戰,持續推進汽車質量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建設,以“標準”爲紐帶,共繪汽車質量提升的頂層設計藍圖,爲中國汽車攀登全球價值鏈打造堅實基礎。

張秀春在致辭中表示,面對汽車質量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建設的迫切需求,中國標準化協會將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擔當起汽車極端環境試驗評價系列團體標準的“全流程管家”,爲國標、行標、團標協同發展的標準體系有效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來自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昆明)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呼倫貝爾)有限公司、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海南熱帶汽車試驗有限公司的專家圍繞汽車極端環境適應性標準的執行現狀、實際應用挑戰及未來研究方向作了系統深入的主題報告,分享了在極端環境測試評價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技術積累。會議同期還舉行了汽車質量提升(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建設啓動儀式。

與會專家一致認爲,構建科學、系統、先進的汽車質量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是提升中國汽車產品全球適應性和可靠性的關鍵環節,對支撐中國汽車高質量“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