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作品與年輕人“雙向奔赴”

3月24日至26日,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在福州舉辦。爲期三天的時間裏,“文藝之光鑄青春之魂——電視精品創作論壇”、電視藝術家高校面對面、大學生原創作品展映、“啓航”大學生創作扶持等系列活動相繼舉辦。中國視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祕書長範宗釵表示:“希望青年學生能夠在中國大學生電視節這個舞臺上放飛藝術夢想、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爲中國式美譽度不斷提高、爲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實主義作品給予青年人前進力量

小人物的真情實感反映了大時代的社會變遷,在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大學生賞析推薦作品”片單中,一批主流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公益廣告、動畫片作品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和青睞。這些作品陪伴他們走過求學路上的每一天,給予青年人前進的動力與力量。

電視劇《大考》用溫暖現實主義的筆觸描摹了一場艱難的高考,一場所有人的“大考”讓青年學子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溫情;《超越》中傳遞的體育精神讓年輕觀衆爲之動容;《縣委大院》中基層幹部羣像,呈現了老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幸福到萬家》見證了我國鄉村振興和鄉村法治建設新風貌的誕生。

《幸福到萬家》播出期間,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研究生王泳建在追劇的同時還不忘給同學安利這部作品。他說:“《幸福到萬家》折射出了鄉村振興政策所帶來的新變化,年輕人也正成爲農村法治建設和鄉風建設的新興推動力。”這些影視作品以溫暖現實主義的底色給予了青年人拼搏奮進的力量,以青春之態告訴青年人“奮鬥者”是新時代最美的風景。

在觀影中與理想相遇

在此次中國大學生電視節上,電視精品創作論壇以“主題發言、圓桌論壇”的形式與現場大學生展開思想碰撞與創作交流,爲年輕的創作者提供創新的思路和理念。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宏在致辭中表示,“精品創作需要創作者具備影視高素養:應多借鑑影視精品,守正創新、博採衆長。大學生朋友們應當把大學生電視節每一屆所選評出來的反映時代風貌、彰顯家國情懷、觀照人文情感的優秀影視精品看完,在海量的觀影過程充分汲取創作養分。精品創作需要辛勤耕耘,要把精品創作修煉成日常,修煉成一種生活方式。”

《特戰榮耀》《警察榮譽》等一批反映當代英雄羣像的電視劇出現在了“大學生賞析推薦作品”名單上,年輕觀衆對這類主旋律作品很“上頭”。熱血的英雄羣像不僅讓他們感受到了正向價值的引領作用,也讓他們在這類影視作品中與理想相遇,和未來對話。

不少大學生觀衆都紛紛感嘆,主流影視作品越來越好看了,其敘事不再單一寡淡,而是飽滿多元。當下,主旋律創作正在不斷地拓寬敘事的邊界,不斷地創新故事的表達方式。

在此次大學生電視節上,在年輕觀衆與主創之間的交流中,我們可以感知主旋律與年輕觀衆“雙向奔赴”的路徑越來越清晰。《山河錦繡》製片人杜偉介紹,“主旋律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年輕觀衆的認可,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要塑造豐滿立體的典型人物,拉近與年輕人的心理距離;其次細節要足夠真實,才能讓觀衆有代入感;最後敘事角度要聚焦到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中來”。

電視節爲青年羣體搭起成才舞臺

“大學生欣賞、大學生創作、大學生參與”是中國大學生電視節的一貫特色。3月25日,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啓航”大學生創作扶持活動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辦。在衆多精品文藝創作者的引領與感召下,懷揣夢想的青年學子藉助這一廣闊的舞臺展示着各自新穎別緻的提案作品。

據悉,本屆大學生電視節共收到全國上百所高校大學生報送的近2000部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形式新穎,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對時代的思考、對生活的感悟,洋溢着青年的創新活力。其中,《雲端行者》《納西吾木》等39部大學生原創影像作品,《冬奧有我,奮進青春》《堅守初心 堅定信仰 永遠在路上的烏蘭牧騎》等10部大學生主題演講作品被評爲最佳作品。部分作品在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期間,通過展映與大學生朋友見面。

“我們選取素材時,聚焦到了《覺醒年代》中的陳延年和陳喬年,還有留下‘清澈的愛,只爲中國’這句戰鬥口號的陳祥榕烈士,他們的青春點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我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把握住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青春之名奮進》主題演講作品的作者是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的陳斐、林雅森,她們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

活動期間,“啓航”大學生創作扶持作品在福建師範大學進行了提案路演,從所徵集的100餘部作品中評選出的《草莓海》《傳道授業》《萬仕大吉》等5部作品的創作團隊,在現場與專家評審、大學生觀衆進行了溝通交流。《草莓海》編劇江承超在採訪中表示,“我想把當代青年的真實故事和精神風貌傳遞到觀衆面前,他們正在祖國的大地上用實際行動書寫青春”。

大學生電視節是電視人的節日,更是大學生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李怡霖看來,“大學生電視節與青年之間是一個‘雙向奔赴’的平臺,我們在這裏欣賞到了衆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電視藝術精品佳作,大學生也通過大視節向社會展示自己創作的影像作品,用鏡頭展現校園生活、展示多彩社會”。

(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陳秋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