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荀慧生大師親傳弟子孫毓敏,患多器官衰竭,經搶救無效,於2023年3月28日晚6時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83歲。
1940年,孫毓敏出生在上海弄堂裏的一個貧苦人家。七歲時,父母離異,她和兩個妹妹跟着母親生活。沒有固定工作的母親,勇敢地支撐起一家人的生計。作爲家中老大,孫毓敏目睹了生活的艱辛,也受母親影響,養成了要強的個性。此後數十年,每每遇到困難,她都告訴自己“要像媽媽那樣自強自立”。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爲了讓女兒將來有個謀生之技,愛聽戲的母親讓孫毓敏跟一位琴師學唱京劇。孫毓敏嗓音好,人也聰明,一學就會,8歲便登臺演出《女起解》。
1952年的一天,12歲的孫毓敏幫母親去買鹽,在包鹽的紙上看到北京市藝培戲曲學校的招生廣告,可報名時間已經過去三個月。對京劇的喜歡,對改變自己命運的渴望,讓孫毓敏不願就此放棄。深夜,她趁家人熟睡,爬起來給學校寫了封自薦信,除了介紹自己學戲的經歷,還表示“哪怕做一名插班生都行”。七天後,竟收到回信,信中只有21個字,“來信收悉,可以額外考慮,但須來京面試,及格後錄取”。
通過面試後,孫毓敏順利進入戲校。上學那幾年,她每天不到五點起牀,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練功房。每次考試,她都要求自己必須得五分。有一次基本功測驗,得了四分,她就罰自己三天不喫飯。到了第三天,已經餓得全身無力,可她仍在心裏對自己說:“誰讓你得了四分,你不配喫飯!”
1959年,孫毓敏從戲校畢業,被分配到荀慧生京劇團。一次,荀慧生演出《荀灌娘》,雖年近花甲,但依然唱腔柔美,動作輕盈,這讓孫毓敏十分佩服。她和幾個同學私下裏模仿荀先生的表演和唱腔。本是一場玩樂,可孫毓敏居然模仿得惟妙惟肖,她的同學幾乎驚掉了下巴。荀慧生聽說此事,把孫毓敏叫到面前,讓其表演一出《荀灌娘》中的《兄妹習箭》。
孫毓敏的表現讓荀慧生十分滿意,他說:“你這個孩子,真是比誰都聰明!明天到我那兒學戲去,這出戏我再演兩場,以後就由你演吧。”就這樣,孫毓敏正式拜荀慧生爲師,開始了荀派表演生涯,幾十年後成爲荀派名家。
孫毓敏除擅演荀派本門劇目如《紅娘》《荀灌娘》等,還創排了《宋宮奇冤》《雙玉緣》《癡夢》和《一代賢后》等新劇目,併成爲其代表作。孫毓敏的付出獲得了廣泛認可,她曾先後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白玉蘭獎、中國金唱片獎等多個業界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