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破曉東方》正在央視一套播出,劇情詳細敘述了1949年上海解放的歷史過程,全景式呈現了上海解放後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時的作爲和努力,填補了國內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創作的空白。
▶首次演繹“接管中心大城市”
《破曉東方》前十集劇情主要聚焦於上海戰役,有正面戰場的對抗,也有隱蔽戰線的鬥爭。劇情從百萬雄師過大江開始講述,“丹陽整訓”後,解放軍堅決執行“不入民宅”“在市區不使用重武器”等規定。
解放上海最激烈的蘇州河畔戰鬥,爲保護城市,讓人民少受損失,解放軍不少人付出了生命代價;入城後,解放軍露宿街頭,令上海民衆對共產黨建立起第一份信任,劇集開篇這兩大高潮片段,講清了“戰上海”如何做到“軍政雙贏”。目前播出的劇情,既有着深沉厚重的歷史質感,又有跌宕起伏的戲劇張力。
擔任《破曉東方》編劇之一的龍平平表示,在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領域,幾乎每年都有反映領袖人物、革命先烈、重大事件的作品誕生,“但尚沒有一部關於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後如何接管政權、鞏固政權、如何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的典型作品。而這,恰恰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直接體現,能反映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
在龍平平看來,中國共產黨從西柏坡“進京趕考”後,第一大考就看“戰上海”。《破曉東方》的中心敘事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建立過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難,用一年多時間把上海從一個國民黨留下的廢墟,治理成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新興中國大都市的過程。
▶張嘉益演陳毅有亮點也有遺憾
《破曉東方》集結了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陣容。張嘉益在劇中飾演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電視劇播出後,有一些觀衆認爲張嘉益飾演的陳毅不像歷史人物。該劇導演高希希表示,選擇飾演陳毅的演員要從兩個方面考慮,“形似”是一方面,同時這個人物的戲劇作用至關重要,非常需要表演者的功底。在權衡利弊以後,劇組決定用張嘉益,因爲從演員的表現力來說,張嘉益比一般的特型演員,在表現力上更有力量一些。
據悉,在電視劇拍攝時,張嘉益下功夫完成了四川話版本拍攝,但最終播出還是使用了普通話版本。沒有四川方言“加持”,對人物塑造多少會有失色。如今播出的畫面中,還可以看到陳毅的普通話配音與人物口型不搭的情況,也爲作品留下了遺憾。
從張嘉益近年拍攝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身體形態的控制上明顯越來越喫力,與陳毅身姿挺拔的大將風度的確差異不小。但張嘉益還是憑藉表演功力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陳老總,撐住了這個既豪邁果敢又親切有溫度的人物形象。在陳毅入城後的人物塑造上,張嘉益也通過表演層次變化,表現出了由軍事將領到一市之長的細微轉變,暗合了劇情主線由“打江山”延伸到“治理江山”的變化。
▶十集過後真人真事多線展開
《破曉東方》的關鍵詞是“治理”,着重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不但勇於打破一箇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除了目前播出的“瓷器店裏打老鼠”的上海戰役,劇情還將原汁原味還原銀元之戰、米棉煤“兩白一黑”之戰、打擊盜匪、清除敵特、戰颱風、解除“大轟炸”危機等歷史片段。
收視方面,中國視聽大數據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顯示,《破曉東方》首播收視率達1.910%,位列周榜第二。
十集過後,《破曉東方》通過多線敘事,把真實歷史事件、真實歷史人物儘可能囊括其中,盡顯重大革命題材氣象正大之感,電視劇熱度持續攀升。而作品的不足之處在於,人物塑造、臺詞一定程度仍停留在固有創作模式上。不容忽視的是,重大題材電視劇近年快速發展,觀衆已經形成全新的審美期待,因此主旋律作品在主題表達上應儘可能體現出更多新意。(記者 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