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好似從來就沒有像現在這樣熱鬧過,向來被視作是“短板”的中國科幻在劉慈欣的《三體》摘得雨果獎後,猶如在湖水中心扔下的石頭,其影響力如漣漪一般不斷擴大,連綿不絕。《三體》的國民影響力毋庸置疑,而或許正因爲此,三體IP的改編自第一步起就踏上了荊棘之路。在2022年年底,由嗶哩嗶哩、三體宇宙和藝畫開天聯合出品的動畫《三體》開播,關注度和討論度極高,騰訊視頻2023年待播劇中劇集《三體》也赫然在列,最初製作於2014年的《我的三體》也被網友翻出來重溫了,大衆對於這一IP的關注度超乎空前。
《三體》,這部十六年前埋下的充滿了想象力的種子,在今日究竟要如何開出IP改編的花?這個中國科幻的超級IP要走向何方?三體IP的版權方三體宇宙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IP改編不止一個最優解
關注《三體》衍生作的觀衆想必會注意到,不管是已經播出的動畫片《三體》《我的三體》,廣播劇《三體》,還是即將播出的劇集《三體》,出品方中都會有一個熟悉的名字“三體宇宙”。三體宇宙是《三體》IP的官方版權方,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三體IP的開發和運營,當前《三體》的衍生作基本都由三體宇宙授權並參與開發運營。
在三體IP的開發過程中,有一部作品不得不提,那就是最初創作於2014年的《我的三體》,這部動畫作品最初由B站UP主神遊八方用遊戲自制,從第二季開始成爲官方出品的動畫,這也是三體衍生作中目前評價最高的一部作品之一。
在IP改編中,三體宇宙面對着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將原著小說中龐大的世界觀和馳騁的文字想象力具象化?在不同的藝術領域,對文字具象化有着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在IP改編的過程中,沒有唯一的最優解,不一樣的藝術語言和創作者都會交出氣質完全不同的答卷,“作爲版權方,如何平衡三體氣質和創作自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點。”三體宇宙方面表示。
“三體”IP將會走向何方?
在聊及三體IP的未來時,三體宇宙也向記者透露了正在進行中的開發項目和整體開發思路,首先是在世界觀上的定義和統一,“這套體系的第一階段已經結集成冊,以《三體世界觀》命名發行出版。”第二是在此基礎上持續開發劇集、電影、動漫等影視聽的內容。第三是泛文化領域的打通,2022年7月上線的國內首檔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就是其中一部,劉慈欣、賈樟柯、徐冰、許知遠等各領域專家在三體宇宙觀下展開漫談,這部作品目前評價也相當不錯。“在內容產品基礎上,我們還力圖創造一種三體的生活方式和娛樂體驗。”三體宇宙方面透露,目前正在陸續推出合作遊戲、VR、線下娛樂、商業授權和新零售等產業。“這些不同類型的三體內容和體驗將會陸續和廣大觀衆見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