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舉辦特別觀影 導演田曉鵬對話動畫從業者

近日,電影《深海》在京舉辦特別觀影,衆多動畫從業者到場支持。導演田曉鵬針對影片熱點問題進行真誠回應。《深海》是動畫人“手工業”式探索中國動畫“工業未來”十分必要的一步:中國動畫與世界動畫強國間的技術差距客觀存在,《深海》在技術上的探索,希望能實實在在幫助更多有才華的動畫人“少踩坑”。田曉鵬稱“到那一天,新的動畫人不用再爲技術困擾,在藝術和表達題材上探索嘗試就好了。我們前人走的路,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頂級製作背後的“死磕” 中國動畫依然“缺技術”

觀影現場,許多行業內知名從業者向田曉鵬導演以及電影《深海》表達了自己的敬佩。前維塔特效技術指導張帆評價深海:“不管從哪個方面,深海放眼全世界都算是頂級製作”,並提到“第四次看依然很感動”。視效指導劉松(《鬼吹燈之尋龍訣》《一九四二》)也評價深海爲“放在全世界也不弱的頂級電影”,且“所使用的特效技法真的能夠服務於影片”。

田曉鵬導演針對“頂級製作”,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爲中國動畫並非不缺技術:“我們與世界動畫大國的技術差距是真實存在的,國內的動畫人才還太少。如果你想做很好的毛髮、或者海洋效果,在國外有很多開發人員。雖然我們最後做出來可能差不了太多,但背後是這些人花了多少年、熬了多少夜、熬垮身體才能出來的效果,我不希望以後是這樣的狀態。”

“我們在用另闢蹊徑的做法(縮小觀感上的差距):比如大家注意到的,《深海》的畫面比較滿、很花哨,甚至有大量光斑光影的疊加,這恰恰就是因爲我們底層的基本技術還達不到要求。皮克斯不需要花裏胡哨的東西,它底層的表演、細膩的質感已經非常打動觀衆了,但是我們不行。我希望未來能追上這個差距。到那一天,我們才能真正放下其他的笨辦法,踏踏實實去講一個故事,踏踏實實做一個視覺。”

田曉鵬導演希望《深海》在技術上的探索能爲未來更多動畫人才“鋪路”:“沒有技術支撐的話,中國動畫未來的路不會很長。我們比很多年輕的、有天賦的導演有更好的資源(來做技術上的探索),我們踩過的坑、喫過的虧,不希望他們繼續踩,我們可以替大家多擔待這些東西。到那一天,新的動畫人不用再爲技術困擾,在藝術和表達題材上探索嘗試就好了。我們前人走的路,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誠然,《深海》是一部用七年時間“小米加步槍”式死磕出來的作品,導演田曉鵬稱“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智慧,以現在的動畫工業基礎,沒法跟動畫大國比很硬的東西,但我們會找到自己的方法”。《深海》正是這樣一部流淌着東方情感的作品,它是中國動畫人“手工業”式探索中國動畫“工業未來”十分必要的一步。

不做“安全的片子” 創新與共享是中國動畫的出路

《姜子牙》導演程騰評價《深海》是“可怕的完成度”,稱其“比現在中國動畫正常的峯值還要再高15%左右的程度,以至於我們看到升維的最終結果”。並且《深海》的故事關於抽象的情緒、主觀的感覺,“這種沒有任何現實抓手的表達,能想象到它在推進的過程中是巨難無比的”。《姜子牙》聯合導演李夏認爲,《深海》的意義在於對中國動畫人才的培養:“如果做一個很安全的片子,就不會像《深海》這樣,給整個業界帶來這麼多創新和探索。《深海》用七年時間培養出很多非常厲害的動畫人,接下來很多作品裏面,他們也會繼續發光發熱”。

導演田曉鵬不止一次表示,願意將全部研究成果及經驗慷慨分享,談及原因,他提到“整個動畫行業,我們真正的對手是那些動畫大國,我們自己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是需要大家團結協作的,需要共享自己的資源,更快速去迭代我們自己的基礎。”

此外,《洛克王國》導演於勝軍針對《深海》在動畫表演上的突破進行了探討:“真人電影裏,演員專業的表演能給導演帶來特別多二次創作靈感,這是一種真正的集體創作;而動畫電影,大部分的表演在導演心裏,以及分鏡的手上”。《深海》在縮小動畫與真人電影在“情緒表達”上的差距時,做了諸多探索。參宿絲絲入扣的“微表情”傳遞出的細膩情緒,讓觀衆在電影院真正地與參宿共情。

電影《深海》由《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歷時七年籌制,十月文化、彩條屋影業出品,全國熱映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