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半夏》肯定了勇於追求、奮力實幹的民營企業家情懷,完成了對時代精神和人物命運深層次的思考與表現,將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傳遞下去,給當下年輕人帶來啓迪和思索
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需要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爲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電視劇《風吹半夏》講述的正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創業者如何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克服困難,實現自我價值的創業故事。該劇藝術手法較爲精湛,視角獨特,是一部思想價值與藝術品質兼備的劇作。
故事從上世紀90年代講起。許半夏、童驍騎、陳宇宙3個年輕人,相遇之後成爲情同手足的“鋼三角”。他們迫切需要改變生活現狀,走出人生困境。從收廢品、賣廢鋼、建堆場開始,他們經歷了被騙、疲勞駕駛出車禍、被訴法庭等低谷,面臨破產危險,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的成功也令人刮目相看:十幾年的時間,從收廢品的小攤主到進口成品鋼的商人,直至成爲“宇宙鋼鐵公司”的企業家,並開發了貨運物流公司、互聯網公司等若干相關企業。他們是活躍在中國商場上的佼佼者,其華麗蛻變,其崛起的能力、速度和高度都令人驚歎。堆場開業,“灘塗事件”中播下了“野蠻生長”的種子,此後的事業發展中,成爲福禍相倚、因果相連、明暗對應的雙線,首尾呼應、貫穿始終。“鋼三角”乃至伍建設等老總“五人組”,這個商人企業家羣體跌宕起伏的創業過程,讓觀衆在唏噓慨嘆中留下思考。
《風吹半夏》中,許半夏、童驍騎、陳宇宙3人不是手足勝似手足,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互爲支柱、互相補臺,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同進退、共輸贏,寓抒情於敘事,情感表現看似平常,實則濃烈,爲觀衆們提供了豐富的情感溫暖和精神營養。同時,“鋼三角”中每個人的感情歷程,無論是許半夏和趙壘的事業之愛,陳宇宙和周茜的拯救之愛,童驍騎和高辛夷的青春之愛,都令人歡喜、催人淚下。這部劇突破了職場劇以愛情爲主線的窠臼,劇情中不吝筆墨寫愛與被愛,寫不止於愛情的更多的親情之愛、友情之愛等更廣博的愛。
改革開放時期,在時代之光的照耀之下,“許半夏、童驍騎、陳宇宙們”一代年輕人,抓住時代提供的機遇,得以改變命運,實現自我價值。以許半夏爲代表的“鋼三角”,堅守良知,心懷善念,追求正義,對朋友講信義,對他人有慈悲,他們是新型的商人形象,具有誠信、擔當的優秀品質。
新時代呼喚與時俱進的企業家精神。《風吹半夏》肯定了勇於追求、奮力實幹的民營企業家情懷,完成了對時代精神和人物命運深層次的思考與表現,將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傳遞下去,給當下年輕人帶來啓迪和思索。
(劉淑欣 作者爲中央民族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