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多部香港電影創下逾千萬票房,被不少影評人稱爲港產片“小陽春”,其中陳詠燊執導、黃子華等主演的喜劇片《飯戲攻心》(內地譯名:還是覺得你最好),去年中秋節前後上映即備受好評,迄今已超過7700萬港元票房,超越《功夫》和《寒戰》等,躋身香港影史票房亞軍。
與同期上映且同樣獲得極佳票房的《明日戰記》不同,《飯戲攻心》的編劇和導演並不渴望宏大敘事與英雄命題,而更樂意從普通人的身邊小事着眼,親切、生動又不乏詼諧。影片講述三兄弟同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裏,各自經歷甜酸苦辣的愛情與生活,從親密融洽到漸生罅隙再到重歸於好,引人深思“家”的意涵。
黃子華飾演的大哥念念不忘的前女友莫妮卡(鄧麗欣飾),因緣際會竟成了二哥(張繼聰飾)的現女友;明明十分介意卻又出於顏面和自尊而不肯承認的大哥,火速與相識僅數天的年輕女孩喵喵(林明禎飾)擦出愛情火花;三弟(陳湛文飾)一心夢想成爲香港電競冠軍,卻忽視了身邊愛情長跑十二年的女友約瑟芬(王菀之飾)。同一屋檐下的三兄弟,雖性格脾氣不同,卻任誰也逃不開愛情的煩惱。就像大哥與喵喵初見時說出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話:“緣分這件事,太隨便會錯過,太認真會難過。”片中三對情侶,在“新”與“舊”之間掙扎,在“錯過”與“難過”之間徘徊,悲歡喜樂、何去何從,吊足觀衆胃口。
有人說,《飯戲攻心》的好,全在港式幽默,即《八星報喜》或《家有喜事》一路承襲而來的港產賀歲片傳統,我卻覺得不盡然。一家人同住且約瑟芬精於廚藝,故而片中場景大多設定在家中餐廳,而食飯、團聚、愛情以及親情等等,都來源自你我再熟悉不過的華人文化傳統,不論你是否聽得懂粵語或是否鐘意食叉燒,皆不言自明。疫情蔓延下,本就各自忙碌的一家人齊齊整整食餐飯,笑鬧也好,慪氣也罷,總是窩心的,是“家”纔有的味道。而片中插曲,除了張學友的名曲《還是覺得你最好》以及王菀之的《狠愛狠愛你》,其它大多點到即止,或爵士或古典,時而輕輕獨奏半段鋼琴曲,溫暖、靈巧而愜意。
片中首次全家共聚食飯,是二哥生日那晚。不想,莫妮卡貿貿然出場,更聲稱自己是二哥女友,獲邀回家團聚。大哥明明尷尬甚至嫉妒,卻又扮出雲淡風輕的從容樣子,頗富喜感。配合這戲劇化的一幕,是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鋼琴協奏曲《藍色狂想曲》。該曲創作於近100年前,是格什溫的成名作,也是今時今日常演常新的經典。全曲融合古典和爵士元素,充滿強烈的切分節奏和滑音效果,奔放、熱烈又不乏諧趣浪漫。
《藍色狂想曲》寫成的1924年,正逢歐美文化“咆哮的二十年代”,柏林、倫敦、芝加哥和紐約等城市的藝術文化充滿豐盈活力。如同格什溫此曲試圖表達的,以爵士樂爲代表的新鮮事物不斷湧現,引至創新與傳統的對撞和融合。如此新與舊的對照,在《飯戲攻心》中亦不時呈現,例如喵喵和三弟的新觀念與大哥和約瑟芬的舊時傳統頻頻交手過招。而最終,新與舊並非簡單取替,而是融合共生。家仍在,只是家中人不再耽溺於懷舊,而更應向前望。這可說是《飯戲攻心》的“攻心”之處,也是其作爲新時代港產片的可愛之處吧。
作者: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