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新作《楊柳青傳奇》進行劇場排練。這臺劇目融合“楊柳青木版年畫”與“評劇”兩大非遺項目,可謂“以非遺傳承非遺”。
據介紹,該劇採擷楊柳青民間傳說,以楊柳青年畫爲載體,以“畫神”白俊英爲主人公,講述清代乾隆年間一段曲折婉轉的故事,闡述懲惡揚善、正義必然戰勝邪惡的題旨,頌揚了劇中人對民間繪畫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矢志堅守。編劇趙德明、王壽山,導演鍾海,白俊英一角由王冠麗飾演。
排練現場,臺上的青青楊柳和年畫元素營造出古鎮風情。隨着白俊英唱起一幅幅廣爲人知的年畫,這些年畫的內容便由多位演員演繹出來。舞臺表演和年畫動靜結合,給人以新穎之感。隨後,一幅珍貴年畫《楊柳運河圖》串聯了起承轉合的故事。演職員在排練中注重細節,表演、調度、燈光、舞美等不斷調整磨合。
該劇領銜主演王冠麗是市評劇白派劇團團長、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她坦言:“白俊英與我以往飾演的角色有所不同,不過,我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傳承人。所以我特別能理解她一心傳承楊柳青年畫的種種想法、做法,以及那種對事業的執着、熱愛、純粹的態度。”
由此,王冠麗從故事情節和人物心境出發,憑着唱詞的情境,自然流露出特色獨具的白派唱腔。王冠麗表示,在戲曲藝術中,唱就是角色的語言表達,就像平日說話一樣表達情緒。筱白玉霜先生的藝術有着親切自然、明白如話的特點。作爲白派的傳承者,要把白派的精髓學下來,這也是她的藝術追求。
兩大非遺項目碰撞、結合,以評劇舞臺的載體講述楊柳青年畫的傳承,評劇《楊柳青傳奇》不僅要亮相劇場,還計劃推出文旅融合項目。王冠麗介紹,近年來“沉浸式”演出廣受關注,《楊柳青傳奇》講的是本土故事,順理成章可以嘗試在楊柳青鎮進行“沉浸式”演出,努力挖掘身邊的本土故事,創作出鮮活、形象、易於接受的文藝作品獻給觀衆,也能夠形成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
《楊柳青傳奇》不但會集實力主創、名家領銜主演,還有不少青年演員參演,市評劇白派劇團意在通過這樣的“傳幫帶”鍛鍊人才。青年演員楊蕾在這部戲中飾演白俊英的女兒,創排過程中她收穫滿滿。有時,楊蕾對唱腔和情緒把握不準確,王冠麗便細緻教導,引導她體會人物感情,以情帶聲;導演鍾海在執導過程中藉助話劇的體驗,從細節豐滿人物,讓楊蕾受到啓發;年逾八旬的編劇趙德明不斷根據排練情況修整劇本、唱詞,精益求精,令楊蕾由衷敬佩:“我特別珍惜這次機會。一定努力向老師們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據悉,該劇將於3月底在海河劇院與觀衆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