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文藝演出活動在廣州粵劇院新址內的紅線女大劇院唱響,贏得現場觀衆陣陣掌聲。

“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文藝演出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國家京劇院聯合主辦。活動當晚,京、粵、昆、婺、秦腔五個劇種演員同臺飆戲,共同呈現戲曲這一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非凡魅力。本次活動作爲花城陽光溫暖生活季系列重磅活動之一,彰顯廣州文旅萬千氣象。

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現場終評將於2023年5月在穗開幕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聯合主辦,旨在獎勵優秀戲劇作品、培養和推出優秀劇作家。

活動當天,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與中國戲劇家協會簽訂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協議。2023年恰逢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40週年,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現場終評將於2023年5月在穗開幕,廣州還將舉辦第九屆中國戲劇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25屆曹禺劇本獎)頒獎典禮。此前,廣州先後於1997年舉辦第1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2015年舉辦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與紹興一同舉辦)、2017年舉辦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活動及頒獎晚會。

今年,廣州市民將迎來一輪“梅花”綻放、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本屆梅花獎通過集中展示各地劇種精粹和優秀戲劇演員風采,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增強廣州城市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

五劇種同臺飆戲,觀衆“過足戲癮”

昨日,“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文藝演出活動除京劇、粵劇外,特別邀請崑曲、秦腔、婺劇三個劇種參演。五個劇種同臺獻藝,在廣州深度交流合作,碰撞璀璨火花,現場不少觀衆表示,在一場惠民演出上欣賞到這麼多精品戲曲表演,“過足戲癮”。

演出由粵歌《相遇嶺南》拉開序幕,該節目由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歐凱明與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等粵劇名家領銜演唱,廣州粵劇院數十位青年演員身着色彩豔麗、神采威武的大靠齊齊登場,以龐大的陣容、恢宏的氣勢一展粵劇的迷人魅力。隨後,歐凱明、黎駿聲又聯袂演出粵劇《易水送荊軻》;國家一級演員李嘉宜演繹粵劇紅派經典名作《昭君出塞》;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蘇春梅攜著名青年文武生陳振江表演經典紅派名劇《刁蠻公主戇駙馬》選段。

演出中,來自京、昆、婺、秦腔的表演同樣綻放異彩。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魁智、李勝素演繹京劇《大登殿》《貴妃醉酒》《四郎探母》等經典劇目選段;優秀青年崑曲演員王恆濤、王文惠表演崑曲《牡丹亭》選段;優秀青年秦腔演員王航、郭軍演出了經典秦腔劇目《黃鶴樓》;青年婺劇表演藝術家陳麗俐、楊霞雲、樓勝獻演經典劇目《白蛇傳》之“斷橋”。

多劇種持續深入交流,互相學習借鑑

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從不乏戲曲劇種間的交流碰撞。2020年10月24日,“粵韻廣州塔——名家週末大舞臺”惠民演出舉辦首次“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文藝演出活動,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與國家京劇院就京粵兩地文化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精品創作、人才培養、藝術交流、文創產品開發上深度合作,強強聯動,合作共贏。近年,廣州又先後主辦《當京劇遇上粵劇》、京粵薈萃——《漫談戲曲導演藝術》講座等京劇、粵劇交流活動,廣受關注。

京劇與粵劇作爲一北一南最具代表性的兩大劇種,是兩大地域最具標識性的“文化符號”。如今,“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京粵戲曲合作交流活動以京劇、粵劇二大戲曲劇種爲紐帶,吸納崑曲、秦腔、婺劇等更多戲曲劇種加入,持續深入交流,互相學習、借鑑,營造出戲曲共同繁榮的文化環境,助力廣州打造國際演藝中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文瑤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澤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