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2003年投身編劇職業,開始影視創作生涯,20年來,先後創作出《家有爹孃》《浪漫向左,婚姻往右》《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敢愛》《多少愛可以重來》《急診科醫生》等多部電視劇。我一直以寫現當代題材爲主,喜歡描繪老百姓的生活,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
作爲70後,我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科技文明的極大進步,切身感受到我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於是我想創作一部以改革開放爲背景、展現人民生活變遷的作品,塑造在這個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千姿百態的人物。這就是日前播出的電視劇《我們的日子》。
這部劇以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本世紀初一個廠區家屬院爲主要場景,講述了以老王家爲中心的幾家人數十年間發生的故事。1980年元旦,3個孩子同時出生,3代人、3個家庭的情感糾葛就從這時開始。生老病死,柴米油鹽,人這一輩子有歡笑也有淚水,有順利也有坎坷,到最後能留下的不是金錢名利,是愛。創作過許多百姓生活劇之後,我深刻體會到:一部作品只有充溢着濃濃的愛,才能打動觀衆。我筆下的人物雖然各有缺點和不足,但都是溫暖善良的。比如王雪花從小到大莽撞任性,但她善良仗義,一直保護着小夥伴和家人;復轉軍人王憲平性格耿直倔強,但他有正義感,講原則,對家庭負責任;明中不幸患有先天疾病,但他從小立志學醫,想治癒更多患病的人……這個院子裏,一家有困難,所有人都會來幫忙,他們互相溫暖、互相扶持着度過每一天,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從喫到穿,從住到行。他們的日子、我們的日子,隨着國家的發展越變越好;這幾個家庭一代代人的成長、變化,也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國家、民族日益發展、興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作爲編劇,我將繼續深入人民羣衆,洞悉生活本質,把握時代脈搏,使今後的作品具有更加深沉的力量和更加雋永的魅力。
(娟 子 作者系電視劇《我們的日子》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