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希望的光”正在檢票

近日,被稱爲“全能型選手”的青年舞蹈藝術家黎星推出了他編導的“城市空間系列”第二部舞蹈劇場作品《火車站》。這次他退居幕後,特邀舞蹈文化綜合團體Hello Dance吾街舞聯合出品,讓黃瀟、馬曉龍、昂昂等一羣在《舞蹈風暴》《這!就是街舞》等綜藝節目中爆紅的街舞舞者參與編舞並擔任主演,還邀請了各界頂級藝術家加盟主創,實現了現代舞與街舞的跨界融合,並讓其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舞蹈劇場作品《火車站》作爲青年舞蹈藝術家黎星的最新作品,也是最具有他個人人生觀和價值觀表達的作品。他將其作爲送給自己30歲的人生禮物,也獻給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卻依然重拾勇氣出發的人們。因此,對黎星而言,《火車站》還有另一個名字——“紀念碑”。

《火車站》沒有講述完整而具體的故事,更像是一幅世間百態的人生縮影。劇中七個角色,也映射了七種不同的人生際遇:“小站長”作爲核心人物,撿起地上的車票,回答乘客的問題,整理行李,又融入大家的夢;“賣花姑娘”手捧象徵着愛和希望的向日葵,和“小站長”滋生出浪漫的情愫;“一個人與夢中人”如同承載着夢想的人,時而激情洋溢,時而步履維艱;“陌生人”看起來孤傲冷豔,但內心彷彿也有所期待;“異鄉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結果等來的卻是滿屏的“延誤”;“街頭藝人”觀察生活百態,與小站長一樣作爲線索,穿引出各路人。

他們中有樂天派的夢想家、方向篤定的務實奮鬥者、外表光鮮的漂泊客……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有旅人對未來的恐懼,有陌生人不曾言說的離愁,有異鄉人對城市的逃離,也有期待重逢的欣喜。車輪的轟鳴聲裏藏着腳步聲,形形色色的人在火車站這一空間交集起舞,共赴一場超越身體與時間的奇幻之旅。

舞美設計師劉科棟讓空曠的舞臺上出現了一座充滿隱喻、未知和令人不安的火車站。行色匆匆的人們,帶着夢、幻想或悲傷,都害怕錯過屬於自己的列車。而火車站既是起點也是終點,它在靈魂深處生成,宛若教堂。燈光設計師任冬生爲《火車站》營造的豐富多變的光影效果,彷彿是劃破黑暗的光,或是在腳下延展的路,又像是開啓記憶的窗。

出走、迴歸、漂泊、遊離,無論身處何種旅行中,人們都逃不過在火車站的徘徊、交集。勇氣、挫敗、孤獨和溫暖也與這些來來往往相伴相隨……當火車站電子屏上“鬱悶”“拖延”“偷懶”的字牌逐漸變成“延誤”,開往“喜悅”“春天”“希望的光”的班列從“候車”轉成“正在檢票”,劃破天際的黎明之光也從舞臺後方慢慢亮起……

“無畏的人隨遇而安,所到之處皆是故鄉”,黎星正是這樣無畏的人,召喚着仍舊擁有勇敢和夢想的人們,一起踏上新的旅程。(王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