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水流下來》直面親情衝突

3月3日至5日,由顧雷編劇、導演,張巍和宇文秋實主演的話劇《水流下來》在鼓樓西劇場上演。這部通過父子之間複雜情感折射當代親情關係與代際衝突的原創佳作,曾榮獲“戲劇中國”話劇類最佳劇本、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最佳劇本、首屆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編劇獎”提名等多個獎項。舞臺上,該劇以兼具平民視角、煙火氣息和知識分子思辨精神的真摯表達,深深打動了觀衆。演出時,臺上臺下的潸然淚下,成就了戲裏戲外真正的“水流下來”。

《水流下來》劇中,身患絕症時日無多的父親,最放不下的是想讓兒子結婚生子、傳承子嗣的執念,然而兒子卻不願父親干涉自己的私生活,二人爲此吵翻。父親認爲兒子不肯結婚是得了“病”,於是想方設法,設下“陷阱”,爲兒子“治病”。在這場相互折磨、誰也無法改變誰的“較量”中,一對父子如同困獸,二人之間矛盾越積越深,彼此關係僵化隔絕成冰冷堅硬的冰川。然而,伴隨着兒子回憶小時候父子相處的溫馨場面的重現,伴隨着父親珍藏於櫃子深處的兒子小時候畫作的被發現,伴隨着兒子爲年邁病重的父親擦身洗澡,父子之間無法割裂的血脈親情,如同冰雪融化成山間流水,靜悄悄流了下來,洗刷和滋潤着每個人的心靈。最終,並未完全和解的父子以相互支撐的身體,完成最後一刻的擁抱。臺下很多觀衆在動情落淚的同時,也感到自己內心深處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悄悄融化,靜靜流淌。

劇中演員的表演特別值得稱道,其中父子二人的扮演者憑藉該劇同時獲得第四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提名。扮演父親的張巍,其真實年齡才三四十歲,但他以出神入化的演繹,演絕了一位病入膏肓卻仍舊不肯放過兒子的“老子”。臨終前,他所表現出的無聲的倔強與絕望,更是讓人心生悲憫。扮演兒子的宇文秋實,將一個在人生道路上屢遭坎坷,對父親愛恨交加的兒子刻畫得令人感同身受。扮演陳醫生、保潔工、童年兒子的演員,雖然戲份不多,但都各有神來之筆,令人印象深刻。(記者 王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