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15日,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出品的原創舞劇《騎兵》,將在北京二七劇場開啓2023年首演,這也是在去年獲得第十七屆文華大獎和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後,升級版《騎兵》的首輪演出。
《騎兵》是中國舞臺藝術史上首部以騎兵爲題材的原創舞劇,是一部激勵當代人向忠誠勇敢的騎兵先烈致敬、頌揚蒙古馬精神、宣揚愛國主義的作品。該劇講述了主人公朝魯在國家危難關頭選擇堅定地跟着中國共產黨走,在戰場上不怕犧牲、奮勇殺敵,新中國成立後回到家鄉,忠誠於內心對和平願景嚮往的故事,藝術地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舞劇《騎兵》陣容華麗,集結了國家一級導演何燕敏,國家一級編劇趙大鳴,國家一級作曲杜鳴,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高廣健、劉文豪等主創,由趙磊、巴音達來、王金格、王斯琴、布仁孟都、那日邁等青年演員參與演出。全劇共分爲六幕,上半場的表達核心爲“選擇”,由男兒歸、草原殤、從軍別三幕構成;下半場的表達核心爲“忠誠”,由戰馬情、英雄淚、騎兵魂三幕構成。
該劇在創作中跨越了傳統與當代之間的壁壘,突破定式,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創造。在處理人與馬關係的突破中,不借助大型裝置,不使用常規馬舞步態,創造性地塑造了戰馬情與神飽滿的藝術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層面,該劇深刻理解並定義騎兵個體與羣體的情感聯結,將劇中三位主要角色和16位戰士、16匹戰馬的成長與命運緊密連接並貫穿始終,塑造了生動的羣像。同時緊緊抓住蒙古舞的魂魄和氣韻動態,發展出了不流於程式化、僅該劇獨有的舞蹈語言。此外,交響樂與民族音樂的有機融合,大寫意的舞美和燈光設計,尊重年代、歷史、地域的服裝和造型,共同爲舞臺增色不少。(記者 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