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把好戲送到了我們家門口!”來自武夷山的越劇忠實粉絲趙淑菁激動地向記者表示。昨晚,上海越劇院今年首輪巡演——“八閩地區”巡演季登陸福建南平大劇院,越劇《紅樓夢》首度在千人大劇場向當地觀衆唱響。從小就迷越劇的趙淑菁與近30名票友專程包車來到南平,連看兩晚過足戲癮。
巡演出發前,“賈寶玉”的扮演者、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王婉娜按慣例在自己的粉絲羣發了演出預告。演出結束後,又習慣性地在社交平臺搜索觀衆評價,看到當地戲迷的好評後“底氣也足了不少”。這是王婉娜第一次登上福建的舞臺,演出結束後她發現數十名90後、甚至00後粉絲守在後臺,等待與她合影留念——戲迷的熱情讓她無比欣喜。“漲粉了”,王婉娜笑着告訴記者,不少新觀衆是因爲《紅樓夢》IP走進了劇場並就此“入坑”越劇,“我要努力把他們留下來”。有同感的“林黛玉”忻雅琴告訴記者:“每次來這裏演出,聽到觀衆說得最多的就是‘你們要多來演演’。”原來,五個月前這位“王派”花旦就曾在廈門因演出《甄嬛》而大受歡迎。
“福建的觀衆愛看戲也懂戲,對越劇流派如數家珍,演員唱得好不好清清楚楚。”據演出負責人介紹,爲向專業的觀衆呈現高品質的越劇演出,上海越劇院巡演沒有因爲路途遙遠而“輕裝簡從”——30餘人的樂隊悉數參演,舞美佈景也是絲毫沒有馬虎,演員們在氣派華貴的榮國府與大觀園內,完美呈現出“寶黛”的愛情悲劇與一個大家族的興衰變遷。“擴大越劇的‘朋友圈’,勇於開拓市場是必不可少的。”上海越劇院院長吳巍對記者表示,“把好戲送到更多地方、送到更多人面前,以演出爲中心環節推動傳統戲曲的活態傳承。”
在舞臺演出之外,上海越劇院力求以多維度、立體化的方式推廣越劇,演員們在所到之處都會與當地戲迷舉行交流會或走進基層進行導賞。在廈門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前一天,演員王柔桑走進廈門市實驗二小,爲孩子們帶去越劇講座,結束後,一羣學生將她團團圍住。“老師,我要簽名!”望着一張張稚氣而熱切的臉龐,王柔桑驚喜又意外:“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人喜愛了。”進校園步履不停,3月13日,上越將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進行越劇導賞。4月,上海越劇院第一批成建制本科生演員還將爲北京大學帶去《紅樓夢》《西廂記》,並與北大學子面對面交流。
劇團負責人告訴記者,廈門站兩場演出全部售罄、南平站出票率高達九成。在《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兩臺經典大戲取得優異成績後,上海越劇院3月10日-11日還將攜口碑新編戲《甄嬛》上下本前往泉州,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遠播海派戲曲之美。(記者 王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