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複雜案情之外窺見人性

日前,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帶來了近年最火爆的原創懸疑戲劇《深淵》,讓北京觀衆見證了原本以“都市商業戲劇”見長的何念導演的蛻變與成長。

360度無死角的實景轉檯上,一座擁有17個表演空間的三層居民樓拔地而起;各種舞美道具、豐富細節堪稱“電影級別”,破舊的小賣部,陰森的逼仄小巷,閃爍的霓虹燈,破碎的張貼畫……《深淵》的舞臺深深吸引了觀衆,再加上詭異神祕的燈光和音樂,大劇場舞臺營造出了沉浸感,讓人瞬間穿越至上世紀末山城重慶的市井小巷。一位手持攝像機的攝影師,走進這座老樓。他拍攝到的即時影像畫面,以電影質感呈現在建築上方的三塊大屏幕上,成爲所有觀衆透過窗戶“窺探”到的樓中羣像,也成爲人們猜測一樁樁殺人懸案背後兇手的線索。

將影像虛擬性與舞臺現場性結合的“即時影像拍攝”技術,在近年來的戲劇舞臺上屢見不鮮,而《深淵》對這一技術熟練的應用,不僅成功給予了觀衆一種代入式視角,如同“偷窺”一般去窺視劇中人隱祕的生活,大大增加了懸疑氛圍;同時也具有“藏匿真相”的功能,將觀衆的視線牢牢鎖定在創作者想讓觀衆觀看的內容上。該劇現場手持攝影師稱得上是既懂舞臺語言又懂影視語言的高手,大量一氣呵成的長鏡頭與特寫,既突出了緊張刺激氛圍的營造和人物細節的塑造,又強化了對觀衆的心理衝擊。

這樣的舞臺手段不僅給觀衆帶來新鮮感,也給演員表演帶來極大挑戰,分寸感的把握尤爲重要,既要有能駕馭舞臺的張力,又要兼容特寫鏡頭的精準。《深淵》中的演員們可以說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尤其是扮演主人公母女二人的演員,無論是舞臺表演還是鏡頭前的表現,都張弛有度、情感飽滿,深深吸引住觀衆的目光,不忍錯過任何細節。

原本擔心這樣一部懸疑題材作品會過於注重情節和技術,但沒想到的是,多次反轉之後,層層剝筍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案情發展和人物心理,頗有深度。細細想來,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母女二人因爲多年前的性侵遭遇而備受煎熬,同時也把一個個相關人物都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除了案情本身,代際創傷、相愛相殺、控制與被控制造成的複雜心理和人格分裂,更交織着悲劇性與宿命感,也使這樣的個案具有了普遍意義,讓人在探尋到“誰是兇手”之後,仍會凝視人性深淵,思考“悲劇爲何發生”。

正如何念導演所言:“懸疑的背後如果僅僅是懸疑,就可能失去了我們做這部劇的意義。撥開案件,最後我們要看到的還是情感,揭示的是我們的社會原來沒有關注到的一些東西,或者是我們需要更多地去做一些給到大衆的情感表達。”(王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