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熱正在席捲消費賽道。從運動鞋服、日化美妝、食品餐飲到遊戲動漫、電子產品……近年來,一批兼具高品質、高顏值、高性價比的國潮品牌正成爲更多消費者的潮流之選。有報告顯示,自2011年到2021年,國潮熱度增長超5倍,78.5%的消費者更偏好選擇中國品牌,“90後”“00後”貢獻了74%的國潮消費。

國潮既是前沿文化潮流,也是新興消費趨勢。2023年計劃報告提出,不斷提升中國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國潮品牌消費繁榮發展。去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挖掘中國文化、中國記憶、中華老字號等傳統文化基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新生消費羣體消費取向研究,創新消費場景,推進國潮品牌建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國潮之魂。融入故宮、敦煌、三星堆、山海經、十二生肖等元素的諸多產品備受追捧,“冰墩墩”“雪容融”圈粉無數,老字號紛紛跨界聯名推陳出新,漢服走入大衆市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裏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活水”,也賦予了國潮產品更加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越來越多的國潮產品既生動展現中國元素、東方美學、華夏氣韻,同時又注重與時代審美和精神需求的精準對接。特別是對數量龐大的Z世代消費羣體來說,他們更加追求品質、崇尚個性、樂於嘗試,作爲“平視世界的一代”具有更強文化自信,國潮產品成爲年輕人展現情感價值和文化訴求的重要載體,甚至變身爲一種社交符號,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成爲潮流。

中國製造強大實力是國潮之基。國潮的基礎是國貨。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製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100餘種輕工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隨着我國製造業的創新力、競爭力不斷增強,中國製造加速向中國創造邁進,中國產品加快向中國品牌轉變,消費者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也得到更好滿足。如今,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平替,而是成爲消費者首選的“心頭好”。我國還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網民規模達10.67億,形成了全球最爲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這也爲國潮品牌發展提供了重要驅動力量。

弄潮兒向濤頭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已經形成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明顯。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轉變,從以商品消費爲主向商品和服務消費並重轉變,從模仿型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線上線下消費加快融合,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湧現。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市場足夠大,機遇足夠多,國潮湧動澎湃活力。

也要看到,在當前國潮品牌的發展中,還存在着不注重深耕品質、品牌等核心價值,而僅僅是堆砌元素符號,盲目跟風模仿,甚至只是將“國風”和“情懷”作爲噱頭過度營銷,一味追求流量紅利的現象。在越來越聰明的消費者面前,這樣的做法即便能贏得一時熱鬧但終究走不長遠。唯有持續在文化、技術、品牌、質量、服務上下功夫,國潮品牌才能經久不息。 (熊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