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藝術與生活體驗緊密相連

著名古琴製作大師、鈞天坊創始人王鵬,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所演奏的古琴的製作者,也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時聆聽的千古名琴“九霄環佩”的修復者。除了斫琴技藝首屈一指,多年來,王鵬和他創建的鈞天雲和樂團也定期舉辦音樂會及巡演。3月1日晚,王鵬攜手鈞天雲和樂團在正乙祠戲樓上演《高山流水》古琴音樂會,在有着300多年曆史的古戲樓中邂逅觀衆,尋覓知音。

在正乙祠戲樓“盛世和聲”的牌匾下,簫管聲動,琴聲和鳴,一曲《鬲溪梅令》開啓了音樂會的序幕。古香古色的會館裏,古琴、簫、大提琴、打擊樂、人聲相互應和,更添古意,燈光變換也讓觀衆沉醉在動人的音樂聲中。

與在傳統音樂廳舉辦的音樂會不同,王鵬演奏完一首曲子就開始與觀衆互動。聊一聊古琴曲與傳統文化,談一談宮商角徵羽與音樂療愈,王鵬還一邊示範演奏,一邊帶領觀衆跟唱,在他的講解之後,鈞天雲和樂團演奏古曲《普庵咒》。在傳統曲目的現代演繹中,古琴藝術的美感、力量與靈動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希望觀衆通過古琴彈奏的音樂走近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讓音樂跟生命態度產生關聯。”王鵬說,與其說他的登臺是爲了展示什麼曲目,不如說他想帶領觀衆一起參與一場“文化實踐”,沉醉在音樂中,感受傳統文化,也感受身心的變化。平均每半年,王鵬就會在正乙祠戲樓舉辦音樂會,在他看來,這種“文化實踐”與“小而美”的演藝新空間相得益彰。

雖然正乙祠戲樓能容納的觀衆數量遠不如傳統音樂廳多,但臺上臺下距離很近。當觀衆從車水馬龍的街市走進這座院落,一曲《平沙落雁》就會讓他們心神安定,與臺上的藝術家一起進入古曲裏描繪的藝術情境。王鵬也有意在音樂會上開啓討論,“我想與大家分享,古琴不僅僅是一種劇場藝術,更是一種無處不在的、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藝術,更像是一種生活體驗。”

近幾年來,王鵬明顯感到古琴愛好者越來越多,每一次傳統文化事件的“破圈兒”,都能吸引人們走近古琴、學習古琴。“現在的古琴愛好者很不一樣,他們更喜歡走出去,讓音樂融入生活體驗。”王鵬說,越來越多的琴友把音樂與旅遊、遊學結合在一起,“去武當山或是去草原,學一首和當地文化特色有關的琴曲,也把不同風格的曲目與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關聯起來,尋找人與自然的溝通與連接。”

在王鵬看來,這是當下藝術愛好者的新風尚,也激活了非遺藝術與生活的關聯。“如果我們只是強調非遺的重要性,觀衆會摸不到邊兒,但在生活中,他們親身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智慧,就會喜歡它、傳承它、創新它。”他說,古琴藝術傳承發展幾千年始終鮮活,當代人也一定會感受到它的生命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