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震盪,奢侈品牌Trussardi退出中國市場

奢侈品行業正在重新審視中國市場。

意大利奢侈品牌Trussardi日前表示,受全球局勢震盪以及疫情反覆影響,將暫停在中國的直營業務,未來會通過特許經營和批發合作伙伴繼續爲中國消費者服務,引發廣泛關注。

Trussardi於2005年通過意大利特許經營公司T.R.S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後於2012年在上海外灘購物中心開設了品牌在中國的第一家旗艦店,並在2017年於恆隆廣場開設了一家概念店,這兩家店均已關閉。品牌官方微信公衆號則從5月中起停止更新。

Trussardi首席執行官Sebastian Suhl在相關聲明中表示,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已經隨着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值得關注的是,成立於1911年的意大利皮革品牌Trussardi沉寂許久,直到2019年易主後才重新回到消費者的視線中,並在去年中才迎來新創意總監,正處於最關鍵的十字路口。

資料顯示,該品牌起初是一家皮革手套製造商,70年代Nicola Trussardi從叔叔手中接管後轉向了更多皮革製品,並逐漸擴展至成衣、鞋履、手袋、手錶、香水和家居裝飾等,現有約一半收入來自成衣產品。

在2011年至2018年間,Trussardi的創意工作主要由創始人家族的Gaia Trussardi負責,她在任期內推出了品牌檔案的回顧項目Archive+Now,試圖在歷史和當下潮流之間取得平衡。

然而和其他意大利傳統品牌,尤其是那些仍在家族受衆掌握的品牌一樣,Gaia Trussardi和團隊很容易困在對傳統工藝的迷戀中,無法適應新時代品牌講故事的方式,因此無法與年輕消費羣體建立有效溝通,一些革新舉措也因決策層面根深蒂固的保守立場而收效甚微。

2019年,Trusssardi被投資基金QuattroR收購了多數股權,但未公佈具體交易金額。QuattroR董事長Andrea Morante當時表示,交易完成後集團計劃增資5000萬歐元,幫助Trussardi更好地轉型升級,並籌備新的管理團隊,計劃五年內進一步提升Trussardi在全球的品牌定位和知名度。

爲儘快挽回市場份額,Trussardi於去年5月宣佈新銳時裝品牌GmbH聯合創始人Serhat Işık和Benjamin A. Huseby爲新的創意總監,負責監督品牌在產品設計、形象和品牌塑造方面的創意,第一個系列已於今年初發布的2022秋冬時裝週發佈。

在Serhat Işık和Benjamin A. Huseby的引導下,短短五年間,小衆品牌GmbH已經備受先鋒時裝愛好者推崇,籠絡了一批最酷的歐洲青年。而這種建立高忠誠度社羣關係的能力正是Trussardi在二人身上最看重的一點。

今年2月,Serhat Işık和Benjamin A. Huseby特別爲Trussardi設計了全新形象和標誌,令“Trussardi”的字體和間距變得更爲和諧,品牌經典圖案灰狗則被重新設計爲一個環形,寓意蛇或龍咬尾巴的神話象徵。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際品牌通過特許經營進入中國市場後,通常會在適應環境後就回收控制權和運營權,Trussardi在此時放棄中國直營業務,與繼續押注中國市場的頭部奢侈品牌逆道而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中國市場經營不如預期的情況。

據Sebastian Suhl透露,Trussardi未來將在美國等市場尋找新的增長機會。截至目前,Trussardi在全球擁有約50家直營店,其中有29家爲奧特萊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