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最佳影片媒體觀影會於北京順利舉辦。出席本次觀影會的嘉賓有“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中國著名演員李雪健,“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評委:中國導演郭帆,英國導演柯文思,中國演員、導演、編劇秦海璐,以及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國際電影節運行中心主任、組委會辦公室執行副主任崔巖。觀影會現場,衆多媒體記者一同觀看了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一個不願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這部芬蘭影片以對盲人羣體感官世界及情感狀態的精準呈現,得到了在場媒體一致好評。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一個不願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媒體觀影會現場。
在評委見面會環節,談及《一個不願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的點睛之處,李雪健用“真善美的呈現”“人性與藝術的融合表達”“不看到最後誓不罷休”表達了他對這部電影的深刻感受。而影片中極具壓迫感的大特寫、虛焦鏡頭特效變化,都極其讓人容易產生代入感,李雪健說自己從開始“咬着牙”然後看到漸漸進入到人物內心,直到最後一個鏡頭深深震撼到自己。同時,李雪健還表示藝術是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的,在這方面這部影片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郭帆認爲,該片是今年他在北影節看到的“最具創新精神的影片”。而“天壇獎”這樣的國際電影競賽單元的存在,恰恰激勵了所有電影人去創造更多有探索精神的影片。秦海璐在談到觀影感受時,形容這部影片“極簡、極致、極具包容、極有愛”,電影中極簡的故事敘述、極致的鏡頭壓迫感與演員淡然的表演都讓其印象深刻。同時,入圍作品中女演員們在角色創造上超強的表達力、創造力,尤其是本屆“天壇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影片《媽媽!》主演吳彥姝多維度的表演,令獲得過多項表演獎的秦海璐都連連感嘆:“我要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觀影會上,“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對最佳影片《一個不願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的全面解讀,讓媒體記者們更具象化地看到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長足進步。正如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國際電影節運行中心主任、組委會辦公室執行副主任崔巖所說:“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一個年輕的電影節,我們團隊一定會繼續努力,因爲我們愛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也會一直在,因爲我們愛電影人、愛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