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都正街。

芙蓉區委宣傳部供圖

瀏陽河畔的芙蓉區,自古以來就是湖南省長沙市的核心。在長沙經濟總量邁入“萬億俱樂部”的今天,芙蓉區作爲長沙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創造出全市近1/10的經濟總量,在“寸土”之內蹚出“寸金”之路。

芙蓉區的各色古街老巷承載着長沙厚重的歷史。都正街三百多米,麻石鋪地,兩邊站立着畫了門神的老牆,一家家漢服店、茶樓、老酒館林立,老味道和新氣息組合在一起。

新老結合,是對今天芙蓉區的全新解讀:飽含長沙市井文化和煙火氣息的歷史古街小巷,正以特色商品和品牌爲引領,通過新消費場景培育、有機更新等重煥光彩,成爲長沙新消費地標。

從去年開始,芙蓉區以打造“24小時城市”爲目標,建設了袁家嶺中央文化區,從樓宇建設、企業入駐、企業培育等方面給予政策激勵,讓米粉街、黃金街這樣的特色街巷成爲“網紅”打卡地之時,更推動產業集羣發展。

長沙人幸福的一天一定要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藏匿於街頭巷尾的各類粉面館,成爲本地人情之所鐘的打卡地。如果你問湖南朋友哪裏的粉最好喫,大概率的答案會是“我家樓下”。但若想一品湖南多地特色,“湖南米粉街”當然是最好的去處。

湖南米粉街位於芙蓉區韭菜園北路,置身街中,紅紅黃黃的粉旗隨風招展,伴隨着各家炒粉的鮮味,一股子地域文化裏的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常德“壹德壹”、郴州棲鳳渡、婁底青樹坪……各類粉面沿街擺起,裝下了省內8個市州、16家老牌粉店和20餘家知名小喫店。往來食客絡繹不絕,除了喫一碗配上濃郁湯汁的地道手工米粉,還能到米粉博物館瞭解米粉的起源和發展,向南走到頭,一面五六米高的磚牆上,“長沙”兩個大字衝擊着眼球,無數俊男靚女在此拍照打卡上傳朋友圈,使得湖南米粉街一紅再紅。

今年3月份,湖南米粉街啓動二次改造,對街面和“湖南米粉博物館”進行提質升級改造。據芙蓉區政府人員介紹,未來,湖南米粉街還將以湖南米粉爲龍頭,引入更多湖南美食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同時,整合湖南米粉行業、生產銷售米粉上游產品和米粉文化產品,不斷提升特色化、產業化水平。

相較於米粉街的火熱,同在韭菜園路的古玩街卻是另一種風情。作爲一條“店面”式經營與“地攤”式經營相結合的古玩特色街,韭菜園路的建築和裝飾古色古香,除了充滿古風的石刻花壇,連商戶的門頭都製作成了牌坊的模樣,街道兩廂規劃的攤位整齊有序。芙蓉區文藝路街道負責人介紹,韭菜園古玩文化街於2017年8月正式揭牌後,持續進行改造,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已經成爲古玩愛好者最喜歡的“淘寶地”。去年5月,第25屆湖南文物交流會在長沙開啓了一場文博盛宴,作爲活動分會場之一的地攤交流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藏家和古玩商近萬人,在韭菜園路兩廂滿滿當當擺了約1500個攤位,“韭菜園路古玩文化街”再次讓人見識了長沙文玩市場的熱度。正是由於韭菜園路的提質改造,讓大麓珍寶古玩城舉辦大規模活動具備了條件。豐富多彩的文玩交流活動,讓“韭菜園路”在全國各地文玩愛好者心中的聲望大增。

在不遠處的建湘路上,一條以黃金爲特色元素的街巷也正在崛起。近年來,芙蓉區佈局黃金珠寶產業,打造空間上高度聚集、產業鏈緊密協同的中國黃金街,同時引入中國黃金電商平臺總部,設立最美婚姻登記點,打造集黃金珠寶批發、零售、電商、進出口貿易等爲一體的產業集聚街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