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羽絨服,不看“含絨”看“絨子”

小雪已過,不少人都開始爲冬天添置羽絨服。今年羽絨服被重新定義,“只有絨子含量不低於50%,才能稱爲羽絨服。”從今年4月1日起,GB/T14272-2021《羽絨服裝》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已正式實施,全面代替2011版的老國標。新國標與舊國標有何區別?選購羽絨服時要注意什麼?

區別一:“絨子含量”代替了“含絨量”。“新國標最大變化就是要求羽絨品質更好、防止跑毛能力更強、羽絨服更好洗。”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羽絨服分會祕書長曹宗華表示,羽絨服的保暖性能主要靠絨子實現。在過往標準中,含絨量既包括外形與蒲公英相似的絨子,也包括從絨子上脫落下來的單根絨絲。但絨絲不僅保暖性差,而且有鑽絨可能。“新國標用絨子含量代替含絨量,剔除了絨絲含量,避免了高含絨量可能帶來的錯覺,消費者選購將更加明確。”曹宗華說。

區別二:限制絨絲、羽絲含量,防止羽絨服“跑毛”。穿羽絨服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跑毛”現象,之前老國標並未對羽絨中易鑽出絎線的絨絲、羽絲進行考覈,而新國標不僅限制了兩者的總含量,還有針對性地增加了整體防絨性測試。據介紹,通過模擬消費者穿着場景,放置在可旋轉箱體中的羽絨服要經受24個小球的反覆衝擊,測試人員對鑽出的絨子、絨絲、羽絲和毛片進行計數,防絨性不好的羽絨服很難通過這一測試。

廣州白馬服裝市場營銷經理梁麗君建議,選購羽絨服時可用雙手揉搓,看看是否有毛絨鑽出,有毛絨鑽出說明面料不防絨,一段時間後保暖性容易下降。

區別三:洗滌更方便,羽絨服均要適合水洗。新國標的第三個變化是,規定所有羽絨服都要適合水洗,尤其推薦用滾筒洗衣機機洗。梁麗君稱,即便依照新國標指引的羽絨服適合水洗,也需減少清洗次數,用中性洗衣液;如果局部髒了可使用中性洗衣液,用熱毛巾擦除。

蓬鬆度決定羽絨服保暖力,鴨絨鵝絨保暖性無明顯差異。“蓬鬆零壓大朵絨”“北緯45度白鵝絨”“全球黃金產絨帶”……在各大電商平臺上,不少商家將羽絨的產地、品種甚至顏色作爲宣傳賣點。曹宗華介紹,蓬鬆度對羽絨服的保暖能力起決定作用,而羽絨的產地、品種並非蓬鬆度的核心影響因素,每個產地都可能產出蓬鬆度不同的羽絨。而相同蓬鬆度的鴨絨和鵝絨,其保暖性能不會有明顯差異。至於羽絨的顏色,僅是考慮到羽絨服面料有深淺,所充絨的顏色應與面料相匹配,與保暖性無關。

絨子含量不是越高越好。有許多人認爲“絨子含量越高越好”“羽絨服越重越好”,曹宗華提醒,絨子含量不是越高越好,對大部分人而言,過高的絨子含量反而是一種浪費。譬如,針對價格承受能力不高、但對保暖要求較高的消費者,選擇較低絨子含量、較高充絨量的產品,顯然好過絨子含量高、充絨量低的產品。

該如何正確選擇羽絨服?曹宗華建議,可先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將手鬆開,羽絨服按壓後回彈到初始狀態的時間越短,說明所填充羽絨的蓬鬆度越高,後期保暖性越好。再用手摸捏羽絨服,試手感柔軟程度,絨子含量越高,羽絨的手感越柔軟。還可以用手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同時看體積大小,重量越輕、體積越大,表明羽絨服穿上後體感越輕鬆,穿起來越舒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