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費品消費在中國依然保持增長態勢。無論是近日北京SKP的店慶活動還是“雙11”電商購物節,人們對高端消費品的購買熱情依然不減。但中國高質量消費中的品牌化消費,不僅要依靠國外品牌的引進,更要依靠中國本土品牌的成長。有相關報告顯示,中國大約有超過5000個消費類優秀品牌具有成爲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甚至是高端消費品牌的潛力。
北京SKP店慶期間,消費者到店消費。
高端消費品依然暢銷
近日,北京SKP迎來週年店慶活動,記者走訪看到,商場裏的客流量較大。尤其是高端羽絨服店,更是要排隊才能進入。
消費者王女士告訴記者,店慶期間,滿千返兩百,還有十倍積分。一件售價萬元的羽絨服,折算下來差不多是八折左右,非常划算。
萬女士也表示,近兩年大牌產品都在漲價,這次店慶活動相當於在漲價前買到,這波“羊毛”必須薅。
不僅線下“薅羊毛”火熱,線上的消費熱情也很高。據悉,今年有超過200家高端消費品品牌參加天貓“雙11”活動,首發超10萬款新品,覆蓋箱包、服飾、珠寶、美妝、酒水等多個品類,同時包括衆多限量、定製、聯名等特別款或新品系列。
Brunello Cucinelli、Messika以及專業滑雪高端消費品品牌Bogner等均在今年首次參與天貓“雙11”。例如,YSL年度主推熱賣新品KATE黑色小號雙面鏈條包就選擇在天貓“雙11”預售時首發。
在活動力度上,一些高端品牌推出12期、24期免息的大力度優惠,福利直達消費者。
京東方面則表示,今年“雙11”LVMH旗下高端消費品牌在其平臺上的交易量增長了18倍。截至目前,LVMH旗下共有19個品牌與京東達成合作,涵蓋多個類別,其中有10個品牌爲今年首次亮相。京東還透露,87個國際美妝品牌“雙11”的交易量同比增長了200%,京東全球購上的500個國際品牌也實現100%的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大衆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形成了從量到質的提升轉變。在“雙11”和店慶期間購買高端消費品,也是物有所值。
在業內人士看來,“物有所值”遠不止人們傳統印象中的質量好、耐用,還包括品質、設計感、文化內涵、售後服務等多個維度,而高端消費品恰恰滿足了消費者以上各個維度的需求。
二手市場成香餑餑
無論是“雙11”還是SKP店慶,吸引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原因還是能“撿到便宜”。比起正價購買高端消費品牌來,購買閒置二手高端消費品也成爲今年“雙11”的一大亮點。
如今,循環時尚和循環消費正成爲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並逐漸走向主流,“回血”成爲“雙11”的新時尚。
循環時尚生活方式平臺紅布林發佈的《“雙11”循環戰報》顯示,“雙11”期間參與循環時尚消費人次超100000人。“回血”單品居前三位的分別是 Chanel Classic Flap、Louis Vuitton Speedy 、Hermès Kelly。此外,“雙11”期間高端戶外運動品牌始祖鳥的搜索量同比上漲198%。
據紅布林方面介紹,東北的蔡女士購入價值22萬元的愛馬仕鉑金包,成爲“雙11”期間單筆成交最大額商品。據悉,在專櫃購買鉑金包需要預定,而且有配貨的潛規則,鉑金包在二手市場非常保值,也非常昂貴。
紅布林方面表示,在紅布林平臺,來自浙江省的王女士“雙11”期間上架的20件商品全部售出,成爲“滿級回血選手”。
可以說,二手高端消費品市場的廣闊前景正在顯現。通過紅布林《“雙11”循環戰報》可以觀察到,紅布林所倡導的循環時尚生活方式和循環消費正成爲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或也將成爲一種時代潮流。
在業內人士看來,二手高端消費品之所以愈發受到青睞,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低價買入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同時,一些高端消費品具有“理財”屬性,在賣出時還能快速“回血”,這些都間接激發了二手高端消費品市場的活力。
《2022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創新研究報告》白皮書顯示,到2025年,僅國內二手高端消費品的市場規模就將突破千億元,其中,消費的主力軍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本土品牌潛力大
貝恩諮詢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將在2025年成爲全球最大的高端消費品市場。
據要客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報告》,中國二手高端消費品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285億元擴大到2021年的470億元,一年內增長了65%。
這些數據表明,高端消費品消費在中國依然保持增長趨勢。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然成爲高端消費品的消費大國,但崛起的本土高端品牌寥寥無幾。
在高端消費品的消費上,國民消費還是以國際大牌爲主。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並非崇洋媚外,而是國際大牌多年的品牌宣傳和投資中國市場的結果。
業內人士普遍推測,最近這幾年會有一些不錯的本土品牌脫穎而出。
中國商業聯合會奢侈品專業委員會11月7日在第五屆進博會上發佈的《中國高質量消費報告》指出,中國大約有超過5000個消費類優秀品牌具有成爲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甚至是高端消費品牌的潛力。中國高質量消費中的品牌化消費,不僅要依靠國外品牌的引進,更要依靠中國品牌的成長。
本土品牌如何做才能發展得更好?高端消費品是通過多年品牌建設承載着品牌精神的物品。在業內人士看來,品牌建設需要一定的戰略眼光。
時尚領域專家張培英表示,做品牌是爲了賺錢,但不能急於賺錢而忽視了產品開發和品牌建設。在保證現金流運轉正常的情況下,要捨得花錢去經營品牌。“有品牌意識、執行能力、戰略眼光的品牌才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