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銀行存款利率倒掛:“存五年不如存一年”成常態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在低利率環境和銀行業淨息差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多家商業銀行近期密集調整存款利率,原本“存期越長、利率越高”的規律被打破,“利率倒掛”現象頻現。以天津銀行爲代表的中小銀行甚至出現5年期存款利率低於2年期產品的罕見情況,儲戶的長期存款策略面臨挑戰。

利率倒掛現象蔓延,中小銀行成“重災區”。5月12日,天津銀行發佈公告稱,其“海鷗存”產品利率調整後,5年期年化利率降至1.75%,低於2年期的1.8%和3年期的2%。類似現象並非孤例:新疆庫爾勒富民村鎮銀行5年期利率(1.95%)低於1年期(2%);山東沂南藍海村鎮銀行5年期利率(1.8%)與1年期持平,但低於3年期的2%。此外,億聯銀行、華瑞銀行等民營銀行也出現3年期利率(2.4%-2.5%)高於5年期(2.3%-2.4%)的倒掛現象。

曾被視作高收益攬儲利器的大額存單同樣難逃降息潮。天津銀行“幸福存單”3年期利率降至2.05%,逼近“1時代”;藍海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下調至2.3%,與2年期產品持平;錫商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2.6%)甚至高於5年期(2.5%)。這一調整趨勢顯示,銀行正通過壓縮長期負債成本應對息差壓力。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利率倒掛反映了銀行對中長期利率走勢的預判——未來存款利率可能繼續下行,因此主動減少高成本長期負債。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院婁飛鵬則認爲,儲戶需重新評估理財策略,考慮轉向現金管理類產品、貨幣基金或國債以平衡收益與流動性。

業內預計,2025年存款利率仍處下行通道,銀行將進一步通過自營渠道建設、代銷理財產品等方式優化負債結構。例如,振興銀行自營存款佔比已超80%,裕民銀行通過線上渠道拓展客戶規模。與此同時,儲戶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配置資產以應對低利率時代的收益縮水挑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