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新興市場指數雙線走強 外匯指數五連陽助推股市創9個月新高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17日,國際權威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最新數據顯示,新興市場資產近期呈現強勁復甦態勢。截至5月16日當週,MSCI新興市場外匯指數連續第五週上漲,創下2023年以來最長連漲週期;與此同時,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週線累計攀升3%,收於3,278點,刷新2024年10月以來的峯值。兩大關鍵指數的同步走強,標誌着全球資本正加速回流新興經濟體。

外匯指數五週連漲的背後,是美聯儲暫停加息週期後美元指數的持續回調。數據顯示,巴西雷亞爾、印度盧比、南非蘭特等貨幣對美元匯率過去一個月均升值超2%,其中印尼盾受大宗商品出口回升推動,單週漲幅達1.8%。摩根大通新興市場策略主管指出:"資本管制放鬆與貿易順差擴大形成雙重支撐,新興市場央行外匯儲備連續三個月淨增長,增強了貨幣防禦能力。"

股票指數的亮眼表現則得益於結構性機遇的釋放。分板塊看,亞洲半導體企業受人工智能硬件需求激增帶動,韓國、臺灣地區科技股權重股周內平均上漲5.3%;拉美消費板塊在巴西通脹回落至央行目標區間後獲機構資金大幅加倉。高盛最新資金流向報告顯示,過去兩週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淨流入規模達47億美元,爲2024年三季度以來最高水平。

市場分析認爲,本輪行情源於三大驅動力共振:其一,美聯儲6月降息預期升溫推動風險資產重新定價;其二,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階段性緩和,原油價格回落改善能源進口國宏觀環境;其三,印度、墨西哥等國大選後政策連續性得到確認,基建與製造業投資計劃提振市場信心。瑞銀財富管理部評論稱:"新興市場本幣債券收益率溢價較發達國家擴大至400個基點,估值優勢正吸引主權基金與養老資金進行再平衡配置。"

儘管整體趨勢向好,但區域分化特徵顯著。東歐市場受歐盟碳關稅實施細則影響,材料板塊承壓下跌;阿根廷比索匯率波動率仍居主要新興經濟體之首,顯示結構性改革仍需深化。摩根士丹利提醒投資者關注月底將發佈的越南GDP數據,該國出口導向型經濟能否延續復甦勢頭或成新興市場動能延續性的關鍵觀測點。

截至發稿,MSCI新興市場指數遠期市盈率爲12.7倍,較發達國家折價率收窄至18%,處於近五年均值水平。分析人士預計,若美元指數維持弱勢格局,新興市場資產有望在三季度繼續獲得超額收益。(水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