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年來,低空經濟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成爲經濟增長新亮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5月19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透露,4月份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4.2%和29.3%,遠超規模以上工業增速。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33.8%,預計2024年將達9702.5億元,2025年突破1.5萬億元。
亮眼數據背後,是低空經濟產業鏈的全面升級與深度整合。以無人機產業爲例,中國已形成從核心零部件研發到整機制造,從飛行控制系統開發到應用場景拓展的完整產業生態。各地加快建設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如無人機起降場、充電樁、監控系統等,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
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爲低空經濟鋪就坦途。國家將低空經濟列爲戰略性新興產業,地方政府紛紛出臺配套政策,從空域管理、基建配套到產業扶持,構建全方位政策支撐體系。政策協同效應下,企業註冊量爆發式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存量達8.65萬家,2024年新增註冊企業1.11萬家,同比增幅14.55%;2025年前四個月註冊量達9217家,同比激增234.92%。華東地區以25.93%的佔比領跑全國。
在政策支持下,低空經濟項目加速落地。美團無人機外賣業務落地上海復旦大學,截至2025年3月底,已在多地開通55條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52萬單。深圳英招航空AS700載人飛艇運營項目計劃落地貴州黔東南州,將促進當地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據悉,我國低空經濟已構建起涵蓋研發製造、運營服務、基礎設施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在第十屆中國(北京)軍事智能技術裝備博覽會上,低空經濟產業鏈相關企業數量顯著增長,多家科技企業展示最新研發的無人機。盛邦安全科技集團聯合發佈城市級無人機航空安全服務體系解決方案,進軍低空經濟產業。運營服務環節成爲低空經濟與市場對接的橋樑,多家企業展示多樣化低空經濟運營服務。基礎設施方面,各地加大對低空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微型起降場成爲主要建設對象。(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