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2025年開年,“杭州六小龍”的崛起,讓杭州的科技創新生態收穫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金融是支持科技創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銀行、證券、基金、信託等大資管各行業相互協同,共同搭建了“股債貸保擔租”多元化的融資支持系統。
5月20-21日,第八屆(2025)西湖大會在杭州舉行。本次會議以“打造資本強引擎,賦能新質生產力”爲主題,旨在協同銀行、期貨、資管等各金融行業,共同培育耐心資本,聚力資本向實,爲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建設金融強國貢獻力量。
浙商銀行是本屆西湖大會參會機構中唯一一家商業銀行。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表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近年來浙商銀行深入踐行善本金融理念,從“善”和“數”兩方面入手,爲科技型企業提供陪伴式綜合服務。本次大會浙商銀行將創新推出“善科陪伴計劃”,與社會各方合力共築資本向實的創新生態,服務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金融與科技雙向奔赴 商業銀行要扮演好“三重角色”
會上,與會專家就近年來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探索,與現場嘉賓分享了觀察和感受。
陸建強認爲,金融當前面臨着“高質量發展”“定位站位”“數字化”三大變局,金融機構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情懷,在資本向實的浪潮中扮演好三重角色,實現社會各方合力共築科技金融的創新生態。一是當好科技企業的“長期伴跑人”。金融機構要堅持長期主義,深度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場景和其所處的產業鏈生態中,主動在場景中提供快速響應的嵌入式服務,提前做好謀劃佈局。二是當好創投資本的“價值放大器”。通過“投貸聯動打前站、中長期貸款穩底盤、併購貸款促躍升”等全週期立體式的打法,匹配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需求,助力創投資本做好初創期價值發現、成長期價值培育、成熟期價值釋放等重點環節,全面放大資本價值。三是當好創新生態的“超級連接者”。要攜手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以客戶爲中心,構建“服務聯盟”,以“信貸+非信貸+非金融”的多元化資源和綜合化服務,全方位支持科技企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還邀請到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深創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左丁,浙商證券黨委書記、總裁錢文海等學界企業界專家,從政策導向、業務邏輯、資管生態到科技創新,以多維視角洞察大資管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賦能新質生產力的未來趨勢。
“善科陪伴計劃”發佈,與科技型企業成長同頻共振
爲打破服務壁壘,推動科技型企業資金鍊、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四鏈融合”,本屆西湖大會上,各家金融機構在行動,紛紛發佈多元化接力式融資支持系統,把杭州創新熱潮從科創早期引向整個產業鏈條。
以浙商銀行爲例,當天,在會上發佈了面向科技型企業的全新綜合金融服務品牌——“善科陪伴計劃”。據悉,該計劃將從人員陪伴、場景陪伴、服務陪伴、生態陪伴四個維度進行升級煥新,爲企業提供“信貸+非信貸”“金融+非金融”的產品組合,構建了更全面的“陪伴支撐網絡”, 與科創企業的成長同頻共振。
“我們將‘善本金融’理念融入科技金融服務,根據科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求,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陪伴式’服務。”浙商銀行副行長駱峯介紹說。針對初創期科技企業,浙商銀行啓動了“善本信用工程”,在授信風控體系中引入社會價值維度,以數字化、信用類、小金額爲核心服務手段。當企業實現“0到1”的突破進入成長期,浙商銀行從單一的“資金供給”轉向爲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生態賦能”。當企業發展到了成熟期,浙商銀行爲企業發展提供覆蓋上下游、境內外、全市場的綜合化服務。
記者瞭解到,浙商銀行經過十年探索打造科技金融浙銀範式,逐步形成了特點鮮明的“以人才銀行爲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截至2025年4月末,浙商銀行已服務科技型企業超3.3萬戶,提供融資餘額超4000億元;服務高層次人才超4000戶。(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