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中國股市策略2025年中期展望:陰霾中的金色曙光》指出,儘管面臨宏觀經濟挑戰,但中國股市正展現結構性改善跡象。
報告列舉了支撐股市的多個關鍵積極因素。其一,中國企業淨資產收益率(ROE)正在復甦,大摩數據顯示,MSCI中國的ROE在2024年下半年有效觸底,未來有望逐步恢復,這主要得益於企業自救與提升股東回報,以及離岸股市對宏觀經濟和通縮敏感度降低。其二,投資環境持續改善,盈利預期下調週期即將結束,MSCI中國結束長達13個季度的盈利預期下調,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出現符合預期的業績,2025年第一季度得以延續。其三,中國在技術突破方面能力凸顯,尤其在人工智能競爭中保持領先,爲投資者帶來科技和製造業升級領域的結構性機會。
此外,高質量企業(以科技和股東回報提升爲重點)在中國離岸股票市場比重逐步提高,提升了整體市場質量。同時,中國股市估值水平仍具吸引力,截至2025年5月19日,MSCI中國交易價格爲11.1倍12個月遠期市盈率,相比MSCI新興市場有約10%折讓,與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相比仍處於折價狀態,爲長期投資者提供合理入場點。
報告稱,去年以來,中國政府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增強對私營部門支持,有望爲科技和創新領域企業創造更有利經營環境。報告數據還顯示,中國AI模型在性能上迎頭趕上,且成本效益優勢明顯,有助於提升中國企業全球競爭力。
報告強調,產業升級週期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中國製造業爲下一次升級週期奠定堅實基礎,在供應鏈規模、適應性、自動化和AI快速應用、綠色轉型和人才儲備方面具備優勢。不過,報告也坦言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是需關注的風險因素,但指出MSCI中國對美國市場收入敞口有限,不到3%,在美國十大新興市場貿易伙伴中最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緣政治風險的直接影響。(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