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全球黃金實物市場呈現出顯著分歧,亞洲買家持續掃貨,而美國投資者卻在高位套現,反映出不同地區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和黃金市場走向看法迥異。
美國市場上金條和金幣供過於求,部分貴金屬經銷商將溢價降至六年來最低以刺激銷售。散戶出售黃金需支付額外費用,如Money Metals Exchange LLC購買一盎司美國鷹揚金幣費用從四年前175美元降至20美元,賣家如今要付約20美元,2021年出售還能額外獲121美元。美國鑄幣局5月鷹揚金幣銷量同比暴跌逾70%。過去三年,北美和西歐對金條和金幣需求持續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差距達自2014年有記錄以來最大,主要由美國市場拋售驅動。
市場人士分析,美國散戶投資者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政府債務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變得漠視,在金價上漲後準備獲利了結。研究諮詢公司Metals Focus Ltd.董事總經理Philip Newman稱,許多美國散戶傾向支持共和黨,不牴觸特朗普行事方式,購買黃金理由減少。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策略師Kenny Hu表示,美國投資者現在覺得情況尚可,關稅、地緣局勢等問題可通過談判解決,美國經濟增長或許不差。
2025年第一季度,亞太地區對金條和金幣需求強勢增長3%,中國市場同比增長12%,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漲幅超30%。最初對亞洲經濟體受特朗普關稅衝擊的擔憂,以及本國貨幣貶值擔憂,使黃金成爲亞洲投資者首選資產,他們在2024年以來黃金價格上漲中發揮關鍵作用。新加坡貴金屬經銷商GoldSilver Central董事總經理Brian Lan稱,東南亞投資者因缺乏其他投資選擇,將黃金視爲戰略性資產,深知其在不確定時期是保險資產。
美國市場獲利了結情緒是實物市場拋售關鍵因素之一,不過華爾街投行對黃金升勢是否結束看法不一。高盛集團重申明年金價達每盎司4000美元的預測,摩根士丹利預計今年年底金價達3800美元,花旗集團則預計明年價格跌破3000美元。(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