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6月30日,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發佈重磅警告,稱美國國債規模激增正成爲威脅其金融市場特殊地位的最大隱患,或削弱投資者對美元及長期美債信心,推動全球資本外流。
目前,美國聯邦債務規模已突破36萬億美元且仍在攀升,無黨派分析人士預測,特朗普政府推動的新法案或在未來十年新增5萬億美元國債負擔。貝萊德在報告中指出,美國政府債務已進入“危險處境”,若不控制,將衝擊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的“特殊地位”,即美元作爲世界儲備貨幣、美債作爲全球安全資產的獨特優勢。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推行的關稅政策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引發對美元儲備地位的質疑。貝萊德認爲,雖然“去美元化”短期牽強,但美國債務擴張爲其埋下隱患,債務問題正侵蝕國際社會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信心。
同時,美國國債供應量持續增加,市場吸收能力面臨考驗。貝萊德分析,美聯儲貨幣政策與長期美債收益率關聯性減弱,即便降息,國債收益率也可能因供應過剩上升。且外國央行和投資者對美債需求下降,美國政府每週超5000億美元債務發行或“無人接盤”,這將推高借貸成本,加劇財政壓力,擠佔其他領域預算。
面對潛在風險,貝萊德建議投資者採取多元化策略,降低對美債依賴,可增加短期美債配置,探索美國以外投資機會。
美國國債規模激增不僅是財政問題,更是關乎美元霸權和全球金融格局的重大挑戰。若美國政府無法有效控制債務擴張,其全球金融市場特殊地位將面臨威脅。此外,美債激增或推高黃金避險需求,長期看債務危機和去美元化趨勢將爲金價提供支撐,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國財政政策和全球儲備資產配置變化。(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