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消費報道 記者 劉曉旭】2025年7月13日,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的“場景、空間和賽道——2025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以“場景、空間和賽道”爲主題,匯聚行業頂尖智慧,爲中國奶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高層聚智 共繪奶業新藍圖
會議現場,高朋滿座,大咖雲集。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原會長劉成果,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於康震,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馬有祥等衆多重量級領導和嘉賓出席。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謀奶業大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代理會長沈建忠在開幕致辭中,滿懷激情地指出,本屆研討會聚焦“新時期新形勢下的行業韌性與賦能戰略”,精心設置了“啓思・蓄勢”“領航・賦能”“破局・謀遠”三大環節。這三個環節猶如三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分別呈現了行業發展歷程與未來方向、變革新範式以及成就與倡議。沈建忠強調,奶業的未來離不開產學研用的協同合作,只有凝聚共識、攜手同行,才能爲行業發展錨定方向、注入動能,共同書寫奶業振興的時代答卷。
戰略部署 引領奶業新徵程
會議伊始,一段精彩的視頻《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畫卷》在會場播放,與會者看到了過去八年中國奶業在重重困難和挑戰中砥礪前行的足跡。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中國奶業始終以品質之基築牢安全防線,以創新之勢驅動產業升級,以協同之力破解發展難題,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卓越成就,爲開啓奶業新徵程凝聚了深厚的奮進力量和堅定的信心基礎。
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於康震在《中國奶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奶業取得突破性成就。產能供給實現質效雙升,安全底線全面築牢,科技賦能驅動產業升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安全保持全球領先,消費信心全面重塑,品牌矩陣構建競爭優勢,國際影響力持續攀升,產業結構優化縱深推進,融合發展格局形成。當前奶業發展面臨着結構性挑戰與機遇。消費潛力釋放不足,城鄉差距制約市場擴容。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成本壓力持續加大。核心競爭力存在短板,關鍵領域依賴進口。利益聯結機制待完善,產業鏈協同效率偏低。但挑戰中更蘊含機遇。隨着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乳製品作爲優質蛋白重要來源,消費升級趨勢不可逆轉;鄉村振興戰略爲農村市場開拓提供政策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爲科技突破創造條件;“雙循環”格局爲品牌國際化帶來新空間。“十五五”奶業強國建設的戰略路徑與重點任務,一是實施消費擴容提質工程,構建多元消費生態。包括優化產品結構,創新消費場景,拓展流通渠道。二是培育奶業新質生產力,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包括種源自主攻關,數智化轉型,產學研協同。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融通發展格局。包括優化區域佈局,強化產銷協同,促進企業協同。四是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提升國際競爭實力。包括打造民族品牌矩陣,推進國際化佈局。五是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構建可持續發展體系。包括髮展循環經濟,落實“雙碳”目標等。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馬有祥在《加快我國奶業高質量發展》報告中指出,要持續夯實奶牛養殖發展根基。統籌用好各級各類產業扶持政策,推動奶牛養殖節本提質增效,守住600萬頭左右的高產荷斯坦牛羣“基本盤”。遵循與資源環境相匹配、與消費需求相適配原則,合理規劃奶業生產佈局。加強優質飼草料基地建設,擴大種養結合比例。持續推進奶牛遺傳改良,提高奶牛羣體質量。加強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要持續強化養殖加工利益聯結。乳製品加工企業要不斷提高穩定可控奶源比例,通過相互持股、二次分紅等多種方式,與奶牛養殖場戶建立穩固關係。放寬准入門檻,對工藝和技術裝備成熟、不適合大規模生產的產品不設起點規模和半徑限制,支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辦加工廠。要持續鞏固乳品質量安全優勢。不斷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追溯體系,強化全過程質量控制。指導加工企業做好生產工藝與標籤更新準備,如期執行新修訂的滅菌乳國標,推動國產滅菌乳品質升級。加大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的營養優勢宣傳,突出本土奶源鮮活優勢。要挖掘多層多元消費潛力。優化乳製品結構,增加平價產品供應,讓中低收入人羣喝得起,築牢液態奶成爲日常食品的羣衆基礎。促進原制奶酪等固態、半固態新型產品消費,找準與國人飲食習慣的結合點。拓展黃油、乳清、乳功能蛋白應用場景,與食品飲料產品創新融合。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原會長劉成果在《中國奶業20強(D20)峯會十年奮進與展望》報告中指出,D20峯會爲推進奶業振興做出卓越貢獻。十年來D20峯會引領行業方向,凝聚發展共識,促進產業升級,增強綜合實力,推動質量提升,鑄造國產品牌,增強行業合力、提升國際競爭力。D20峯會十年來取得豐富的實踐經驗。主要是堅持戰略引領,強化頂層設計;堅持企業主體,發揮龍頭作用;堅持創新驅動,激活發展動能;堅持品牌建設,提升產業價值;堅持開放合作,匯聚各方智慧。未來要凝心聚力引領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D20企業要勇當合作共贏的踐行者,在服務國家大局上彰顯新擔當。深刻認識奶業在保障食物安全、促進鄉村振興、建設健康中國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中展現更大作爲。要勇當產業融合的推動者,在構建現代奶業體系上探索新路徑。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着力構建佈局合理、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現代奶業產業體系。要勇當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在強化國際競爭力上實現新突破。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進數智技術與奶業的深度融合。要勇當質量品牌的守護者,在提升國產乳品信譽上樹立新標杆。堅守質量安全底線,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讓中國奶業品牌享譽全球。要勇當綠色低碳的先行者,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展現新作爲。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引領奶業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
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奶業協會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名譽副主任陳萌山介紹了《中國奶業戰略發展重點課題研究報告(2025)》的要點內容。該報告由中國奶業協會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牽頭完成,包含四大課題研究報告,聚焦當前奶業突出矛盾與深層次問題,集行業精英之智、匯多方研究之力,爲行業破局突圍提供戰略指引。這四大課題研究報告分別從不同維度爲奶業發展獻策。《新形勢下奶牛養殖轉型升級研究報告》聚焦養殖端,致力於推動奶牛養殖的提質升級,爲奶業發展築牢根基;《奶製品產品結構優化研究報告》着重關注乳製品的結構創新,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奶業產加銷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強調產業鏈的產加銷協同,旨在打通各環節壁壘,提高整體運營效率;《世界奶業中國方案:高質量引領的奶業現代化答卷》則立足產業現代化佈局,爲世界奶業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
會上,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原會長劉成果,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於康震,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馬有祥,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奶業協會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名譽副主任陳萌山,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奶業協會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名譽副主任畢美家,原農業部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代理會長沈建忠登臺,共同見證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的發佈。
實踐創新 共築奶業新未來
在“奶業‘十五五’變革新範式交流”環節,10傢俱有代表性的企業分享了具有創新價值的戰略構想與發展模式。這些行業先鋒企業,洞悉產業發展變革趨勢,爲行業提供了具有借鑑與推廣價值的成功樣本。
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劉春喜表示,“十五五”期間,伊利有三方面規劃:一是鍛造全鏈硬實力,築牢產業根基。二是激活創新驅動力,開拓增長新局。三是踐行綠色新發展,領航未來征程。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高級執行總裁李鵬程表示,通過創新破局,加快迎來中國奶業“第二次呼吸”。一是打造奶業“中國芯片”,着力破解“卡脖子”問題。二是將原奶“喫幹榨盡”,帶動產業縱深轉型。三是積極擁抱AI,實現全鏈條“質”的飛躍。光明乳業黨委書記、董事長黃黎明表示,要以新質生產力爲基石,夯實科技底板,堅守品質底線,矢志成爲人民健康守護者和行業發展的奮進者。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表示,要以創新增加優質供給,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要創新B端消費場景,把牛奶從營養品變爲日常食材。要以質量、技術和成本優勢,開拓國際市場。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表示,要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爲導向,在服務國民健康中發揮更大價值。創新這塊“短板”,必須得補上、補強。要加強ESG佈局,推進可持續發展。
優然牧業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郝海軍分享了未來將重點培育健康、長壽、低碳的“超級種公牛”,開發針對細分人羣的功能性原料奶,打造智慧牧場示範樣板,走與環境和諧共生、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現代牧業總裁孫玉剛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保障糧食安全,深化降本增效,拓展業務曲線,創新產業生態,踐行“雙碳”目標,打造綠色標杆。澳亞集團首席運營官兼執行董事楊庫指出,要以科技創新爲錨,深耕牧場育種潛力,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以綠色發展爲翼,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以穩鏈強鏈爲盾,保障產業安全穩定。嘉立荷牧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康表示,要以科技創新賦能數智管理,以核心種源助力種業強“芯”,以綠色“雙碳”深化產業升級,以雙輪體系驅動節本增效,以三產融合強化價值基底。首農畜牧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輝強調,要以戰略爲引領,驅動全鏈升級,以品質爲核心,打造“首農標準”,以低碳爲底色,引領可持續發展。
會上還舉行了“胸懷炬火・賦能十五五”中國奶業擎梁者再出發儀式。50家D20及觀察員企業代表、乳品企業中堅力量及供應鏈代表共同登臺,鄭重接過象徵產業使命與責任的火炬。隨着火炬被點燃,跳動的火焰凝聚着全行業前行的力量與決心。這標誌着廣大奶業企業將以此次儀式爲嶄新起點,在即將到來的“十五五”征程中,勇挑重擔,銳意創新,矢志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養殖 共夯根基破困局
會議高度聚焦作爲奶業根基的奶牛養殖業,圍繞其面臨的生產成本高企、市場供需波動、環保壓力增大等現實挑戰,深入總結過往經驗、破解現實難題、凝聚發展共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代理會長沈建忠在《我國奶牛養殖業2018 - 2024年七年發展成就》報告中指出,七年來,我國奶牛養殖業實現質效雙升,奶類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生鮮乳質量安全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轉型升級驅動節本增效成果顯著,融合發展產業新格局逐步形成,企業競逐共促養殖競爭力提升。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李勝利在《新形勢下中國奶牛養殖轉型升級戰略思考》報告中指出,我國奶業經過了3年調整,從大的週期和近期產業去產能的角度看調整的底部已經不遠,未來1年多需要密切關注消費、奶價和生鮮乳過剩三大奶業復甦信號,建議主產省的產業紓困政策繼續實施1~2年,奶牛養殖企業積極去產能,提高後備牛的留養標準。他還提出了未來5 - 10年奶牛養殖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如探索供需研判和產能規劃的調控機制、研究建立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穩步推進和發展奶農辦加工等。
會議最後,40家養殖企業代表鄭重宣讀了《蓄力“十五五”再踏山河——奶牛養殖業高質量發展共識》。這份共識凝聚了行業在降本增效、提質保供、綠色低碳發展、構建緊密利益聯結等核心領域的高度共識與共同行動綱領。全體養殖從業者莊嚴承諾,將以行動踐行“再踏山河”的豪邁誓言。
此次2025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爲奶業從業者搭建了深度交流、匯聚智慧、深化合作的高端平臺。通過深入剖析行業發展面臨的痛點與挑戰,分享前沿理念與成功實踐,會議有效凝聚了行業共識,明確了未來發展方向與核心任務。與會代表一致表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昂揚的鬥志,積極投身“十五五”發展新徵程。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奶業必將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新臺階,爲保障國民營養健康安全、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