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週日,高盛發佈《奏響中國現金交響樂中的回報樂章》報告,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在岸和離岸上市公司股息派發規模將達3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高盛稱,2024年,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美國上市的4300多家中國公司共派息2.7萬億元人民幣,今年預計在去年基礎上增長10%。這得益於國家政...
上週六歐佩克+成員國同意8月增產54.8萬桶/天后,高盛報告預測,其八個成員國9月將繼續增產55萬桶/日,全球石油需求強勁下,歐佩克+將推進產能正常化,市場供需或進一步平衡。高盛稱,歐佩克+加快供應增加,增強了市場轉向長期平衡的信心,此趨勢旨在實現閒置產能和市場份額正常化等。預計今年3月至9月...
在激烈的人工智能人才爭奪中,OpenAI薪酬難敵老牌科技巨頭,爲此推出新的人才駐留計劃。該計劃面向專攻物理學或神經科學但對人工智能研究有興趣的專業人士,每年招30名實習生,爲期六個月,是全職帶薪項目。OpenAI認爲這是“低價撿漏”之舉,因這些理工科人才比專業AI研究員“便宜”。駐留項目...
據《福布斯中東》近日榜單分析,截至4月25日,沙特阿拉伯前10大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1萬億美元,2024年淨利潤合計1339億美元。同期,沙特交易所(Tadawul)成爲2024年全球增長最快的資本市場之一,去年上市股票數量翻倍至55只,市場流動性激增40%。市值前十公司涵蓋能源、銀行等沙特關鍵行...
隨着英偉達股價持續上揚,花旗銀行成爲最新上調其目標價的機構,將目標股價上調至每股190美元,較上週四收盤價有約15%上漲空間。此時英偉達市值正逼近4萬億美元,過去一個月股價已漲12%。花旗看好英偉達,理由是主權國家對AI基礎設施需求大增。分析師稱,僅2025年,主權國家需求或貢獻數十億美元營收...
被譽爲“英國巴菲特”的基金經理特里·史密斯,在最新半年度股東信中嘲諷減肥藥巨頭諾和諾德,稱其爲基金上半年業績最大拖累。史密斯堅持“買入並持有優質公司”理念,受伯克希爾影響,其創立的Fundsmith股票基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規模達201億英鎊,上半年收益率爲-1.9%,拖累年化收益率回落至1...
知名ETF發行商RoundhillInvestments又有新動作,推出一隻獨特的美股基金——“S&P500NoDividendTargetETF”(標普500無股息目標ETF,代碼:XDIV),計劃於7月10日(本週四)面市。Roundhill向來以創新ETF著稱,2023年推出的Magnifi...
當地時間週一,美國能源部發布報告稱,受人工智能(AI)推動電力需求激增影響,若按計劃關閉電廠且無新電廠替代,到2030年美國停電次數可能五年內增加100%。此報告被視爲助力特朗普重振煤炭業更廣泛幹預措施的前兆。報告將預期能源短缺歸咎於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廠關閉以及對可再生能源過度依賴,是對白宮加強電網...
7月7日晚間,東海證券公告稱,因在2015年金洲慈航重大資產重組項目中未勤勉盡責,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被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1500萬元並處4500萬元罰款。2015年,金洲慈航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豐匯租賃9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東海證券擔任獨立財務顧問,持續督導至2017...
當地時間7月7日,紐約聯儲官網發佈研究報告,指出美聯儲不能排除基準利率未來再次接近0%的可能,長期來看這一概率達9%。報告作者爲紐約聯儲研究分析師SophiaCho、舊金山聯儲經濟研究部副總裁ThomasMertens及紐約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報告稱,當前數據顯示美國未來政策利率預期水...
瑞銀資產管理近期對全球40家央行的調查顯示,全球經濟前景面臨考驗,資產配置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各國央行對全球經濟悲觀情緒加劇。去年多數受訪者預測世界經濟將軟着陸,今年同樣比例的人預計滯脹最有可能發生。地緣政治雖仍是焦點,但74%的受訪者認爲特朗普政府貿易和國際聯盟政策潛在影響已取代地緣政治...
7月,隨着上市公司陸續披露業績預告,A股半年報行情正式拉開帷幕。多家券商發佈前瞻報告,認爲今年半年報行情仍以結構性機會爲主,金融與非金融領域均有亮點。上半年,A股券商板塊股價表現平平,申萬證券行業指數整體下跌約3%,多數券商橫盤震盪,僅湘財股份等涉及重組事項的公司漲幅較大。不過,機構普遍看好...
截至7月5日,Wind資訊數據顯示,年內港股退市公司達30家,其中15家爲私有化退市,數量與去年全年持平。儘管港股整體流動性今年顯著改善,但小型股或微盤股仍受限,截至7月7日收盤,市值1億港元以下公司有474家,部分公司日均成交額甚至不足10萬港元。流動性不足、估值低迷及維持上市成本高,疊加...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已居全球首位,但如今面臨局部地區“垃圾不夠燒”的挑戰,行業走到發展“分水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2005-2023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處理佔比從85.2%降至7.5%,焚燒處理比例從9.8%升至82.5%,無害化處理能力從3.3萬噸/日增至86.18...
近日,險資在權益市場動作頻頻,對港股高股息資產的青睞愈發明顯,投資比例和參與度顯著提升。據《2024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及港股通投資情況調研結果》,中國香港市場投資餘額佔保險機構境外投資餘額的51%,是險資境外股票和債券投資首選。63%的機構計劃2025年增加港股投資規模,且港股通資金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