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科研數據“刪除潮”襲來,美科研人員打響“數據保衛戰”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周揚 孫依佳】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3日報道,美國政府網站正面臨一場科研數據“刪除風暴”,數十年來在健康、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或被刪除,科學家們不得不爭分奪秒搶救研究成果,以防數據丟失。​

BBC報道稱,自1月20日特朗普就職後不久,美政府迅速宣佈對聯邦部門和機構進行全面改革,聲稱要減少“浪費”和“低效”。但科學家表示,目前正在消失的許多項目和資源至關重要。部分氣候研究人員表示,一些被刪除的數據曾爲氣候變化與威脅生命安全的極端天氣等重要研究提供了關鍵依據。“我從事科學研究近40年,從未見過這般景象,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我和同事以往把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下收集的研究數據,都放心地保存在政府支持的數據庫中。但現在我開始懷疑,那裏是存放數據最安全的地方嗎?”佛蒙特大學地貌學家比爾曼說道。

隨着數據刪除範圍的不斷擴大,科學家們的焦慮情緒愈發濃重,這場由政府改革引發的“數據危機”已然讓科研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作爲數據專家兼非營利組織“開放環境數據項目”(OEDP)的科學研究員,凱茜過去6個月裏頻繁收到數據將被刪除的緊急通知。她無奈地說:“我經常大半夜收到消息,然後連夜下載數據。”凱茜還表示:“令人心碎的是,許多科學家會聯繫我們團隊,迫切地詢問自己研究積累的數據能否得到保全。那是他們的心血,所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據報道,凱茜團隊近期存檔了涵蓋美國洪水災害、溫室氣體排放等多主題的數據集。OEDP計劃再招募100人,以保存空氣質量、珊瑚礁等各類數據。值得注意的是,非營利機構“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的工作人員稱,從政府網站刪除科研數據並非特朗普政府首創。拜登執政期間,美國環境保護署也曾因成本問題計劃刪除在線檔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