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月初舉行俄烏第二次會談之後,俄烏第三輪會談的時間遲遲未能敲定。俄羅斯7月1日表示,正與烏克蘭就第三輪談判的具體日期展開磋商。俄方近期多次提出儘快確定第三輪俄烏直接談判日期,烏方則似乎更關注俄烏領導人會晤。談判爲何遲遲難以開啓?烏議會稱在起草戰時狀態結束後舉行選舉的法案,這是否在釋放與談判相關的信號?
關鍵問題難有共識 俄烏雙方談判動力不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第三輪俄烏談判爲何遲遲未啓動,這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因素。從內因看,俄烏雙方談判的內生動力不足。在戰場上,雙方誰也無法讓對方屈服,對於領土、安全保障等關鍵問題缺乏基本共識,很難達成一致。前兩輪直接談判主要圍繞低敏感度、人道主義話題展開,還進行了大規模戰俘和士兵遺體交換,但到第三輪,雙方可談內容已非常有限,交流空間不大。
美國注意力轉向別處 對俄烏談判施壓減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從外因看,俄烏直接談判的重要“觀衆”美國缺席,注意力轉移到了中東、關稅問題和美國內政上。此前,俄烏談判一定程度上是給美國面子,在美國施壓下進行,且本身談判動力就不足,如今美國注意力轉移,俄烏談判的外生動力也缺失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內外兩方面原因導致俄烏談判遲遲未啓動。不過,隨着國際社會意願上升,美國斡旋中東問題階段性結束,近期不排除會進行談判,但取得實質性進展難度大,更多還是討論人道主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