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訪談】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印度不應成爲其他國家對抗中國的“棋子”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白雲怡 蘇雅瑄】“印度不應成爲其他國家對抗中國的‘棋子’。”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希夫尚卡爾·梅農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當今國際秩序日趨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南方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在推動全球和平與繁榮方面肩負重要責任。

梅農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和平”與“繁榮”是全球南方國家最需要的兩種東西。他解釋稱,在冷戰時期,亞洲曾一度是衝突最頻繁的地區,每天都有上千人死於戰爭。而在過去四十年,正是由於地區保持了和平,纔給了亞洲國家經濟騰飛的機會。“今天的中國已是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快速發展,而印度也在過去十年中讓1.4億人口脫貧。這一切都離不開和平。”他表示,而反過來說,中國和印度實現的自身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巨大貢獻。

在談及中印關係時,這名印度前安全高官表示,受前些年邊境衝突影響,兩國公衆對彼此的看法有一定程度惡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兩國政府一直保持謹慎、剋制。自2024年兩國領導人會晤後,中印高層的交往和互動也更加頻繁,雙邊關係有所改善。

“我們正在向關係正常化的方向前進。我們當然希望這一進程更快一些,不過,我們已經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努力,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中國還是印度,都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

他同時表示,中印之間在經濟領域存在廣泛互補性,在國際貿易、全球治理等方面也擁有共同利益。“中國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印度可能是第二大。我們都希望看到一個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他表示,這些都是推動中印關係向正向發展的有益因素。

近年來,隨着中美博弈日益複雜、激烈,美國積極強化所謂“印太聯盟”,拉攏印度以“抗衡中國”。而在印度內部,也有一部分聲音認爲,利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機會,“倚美抗華”“聯美製華”。

對於這種論調,梅農在採訪中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非常不認同上述邏輯,印度不是也不應成爲任何國家的對手。“我們的目標是使印度得到發展,而不是成爲別人地緣政治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他認爲,中美是印度最大的兩個貿易伙伴,印度應始終奉行“戰略自主”原則,不選邊站隊、不捲入他國衝突。

“冷戰時期我們就是不結盟的國家,現在也一樣。”他表示,印度應根據具體議題,按照自身利益來決定與誰合作、以怎樣的方式合作,而不是選邊站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