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吉隆坡7月7日電 專訪:期待依託中國市場提升產業規模和競爭力——訪馬來西亞國際榴蓮產業發展聯合會祕書長張健豪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馬來西亞國際榴蓮產業發展聯合會祕書長張健豪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榴蓮消費市場之一,馬來西亞榴蓮產業期待依託中國市場進一步提升自身規模和競爭力。
據介紹,馬來西亞2011年起向中國出口冷凍榴蓮產品,2019年起對華出口冷凍整顆帶殼榴蓮。2024年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50週年之際,兩國簽署馬來西亞鮮食榴蓮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爲馬來西亞榴蓮鮮果輸華開啓了大門。
張健豪近年來多次訪問中國,中國市場的活力、消費者對榴蓮的旺盛需求讓他欣喜。“2017年到2023年間,馬來西亞出口的榴蓮超過70%都運往中國。”張健豪說,從榴蓮產品到冷凍榴蓮,再到榴蓮鮮果,中國市場不斷擴大開放,不僅帶動馬來西亞榴蓮產業出口額增長,也促進了馬來西亞榴蓮加工、包裝、物流領域快速發展。
“特別是榴蓮鮮果輸華開啓後,馬中兩國企業密切合作,大大提升了馬來西亞榴蓮出口產業鏈,特別是冷鏈物流的運輸能力和效率。”張健豪說。
馬來西亞和中國均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張健豪說,RCEP生效實施後,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提高了馬來西亞榴蓮進入中國市場的效率。“對榴蓮這種高附加值又不易保存的生鮮農產品來說,通關效率決定了品質與售價。”
“如今,一顆自然成熟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落果收穫後,36小時之內就可以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中。這在多年前是難以想象的。”張健豪說,這極大增強了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的信心。“以往只有大型出口商才能承擔高昂的物流和清關成本,如今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也能通過電商平臺或B2B採購鏈,嘗試‘小批量訂單+高頻率發貨’模式,讓產品直達中國多層級市場,擴大市場覆蓋面。”
談到未來發展,張健豪說,期待馬來西亞榴蓮產業乘着中國經濟發展、擴大開放和消費市場不斷增長的東風,進一步提升自身規模和競爭力,同時讓更多馬來西亞榴蓮行業中小型企業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