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埃及特約特派記者 馮亞仁 黃培昭 吳鳴】當地時間7日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問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進晚餐。這是內塔尼亞胡今年第三次、也是以色列與美國自6月對伊朗發動襲擊後首次訪問白宮,此時正值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談判代表在卡塔爾舉行最新一輪間接談判。美聯社稱,表面上看內塔尼亞胡訪問白宮是一次“勝利之行”,但揮之不去的是加沙與哈馬斯持續不斷的衝突,以及外界對特朗普將如何推動停火的質疑。此外,特朗普宣稱已安排與伊朗重啓核談判,很快也遭到伊朗方面的否認。
美媒稱,兩人“沾沾自喜無法自拔”
“內塔尼亞胡提名特朗普爲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據路透社等媒體7日報道,特朗普當天在白宮接待內塔尼亞胡時宣稱,美國已安排與伊朗舉行會談,並表示在將巴勒斯坦人遷出加沙方面取得了進展。在會談開始時,內塔尼亞胡向特朗普遞交一封信,稱他已致信諾貝爾委員會,讚揚特朗普爲結束中東衝突所做的努力。用《紐約時報》的話來說,兩人“沾沾自喜無法自拔”。
“就在我們交談的當下,他正在該地區一個又一個國家建立和平。”內塔尼亞胡對特朗普大加讚賞,後者則將自己對伊朗的空襲與二戰期間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決定相提並論,稱這兩件事都“制止了很多戰鬥”。
特朗普還對媒體表示,伊朗希望與美國對話,並稱美方已安排與伊朗的會談。但他拒絕透露具體時間,僅輕描淡寫地說:“我現在不方便透露,但你們明天就會看到相關消息。”此外,他還宣稱以色列與哈馬斯在達成停火協議方面沒有任何“阻礙”,“我認爲一切都進展得非常順利”。《衛報》指出,這位對加沙停火前景表示樂觀的美國領導人沒有透露有關準備工作的任何更多細節。
伊朗否認請求與美國會談
“我方未向美方提出會談要求。”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8日否認了特朗普關於伊朗向美方請求談判的說法,並稱該言論是在美國信譽下降之際“爲展示實力而採取的絕望之舉”。據路透社報道,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當天早些時候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也表示,伊朗沒有與美國會晤的計劃。
在內塔尼亞胡訪問白宮當天,美國保守派媒體人塔克·卡爾森在YouTube平臺放出對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的視頻採訪,後者沒有排除與美方重新開展談判的可能性,但對談判前景表示懷疑。
“重啓與美國的談判沒有問題。”佩澤希齊揚在7日的採訪中說,“(但)我們如何能夠再次信任美國……我們如何才能確定,在談判過程中,以色列政權不會再被允許對我們發動襲擊?”美國和伊朗自今年4月以來舉行了五輪間接談判,第六輪談判原定於6月15日舉行,但因以色列突襲伊朗而取消。
美國Axios網站7日報道稱,據兩名消息人士透露,如果伊朗試圖重啓核計劃,以色列會爲可能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做準備,而且以官員認爲,特朗普可能會爲以色列再次襲擊伊朗開綠燈。特朗普7日晚在會見內塔尼亞胡時的表態也印證了這一消息。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當被問及是否認爲以伊衝突已經結束時,特朗普表示,他“完全支持”與伊朗實現持久和平,而“如果情況並非如此,我們也做好了準備,願意且有能力(發動襲擊)”,“但我不認爲我們必須這樣做”。
“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他足夠有能力引領這個地區走向和平與更光明的未來,讓以色列安分守己;或把這個地區帶到坑裏,一個無盡的深淵或沼澤。”佩澤希齊揚在採訪中說,“所以,選擇哪條路取決於美國總統。”據阿拉伯新聞網報道,伊朗官員7日晚透露,以色列6月的襲擊已造成伊朗1060人遇難,這一數字可能繼續上升至1100人。
此外,佩澤希齊揚還在採訪中透露以色列曾企圖暗殺他。據美國《新聞週刊》等媒體報道,當被卡爾森問到以色列是否試圖刺殺他時,佩澤希齊揚給出肯定的回答:“他們確實嘗試過,沒錯,而且他們採取了相應行動,但沒得逞。”據他描述,他參加的一場伊朗官員戰略會議地點發生了爆炸,他認爲以色列有關行動得到了美國情報機構的支持,但未透露時間或地點等細節。《新聞週刊》評論稱,這些指控可能加劇伊朗與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並可能引發報復行動或新一輪外交摩擦。
加沙停火前景仍不明朗
雖然外界此前對美以領導人會晤將促成加沙停火寄予希望,但目前事態仍不明朗。8日,以色列和哈馬斯官員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最新一輪停火談判進入第三天。據法新社報道,一名瞭解談判情況的巴勒斯坦官員透露,7日的談判“沒有取得突破”。《紐約時報》根據一名哈馬斯官員、一名以色列官員和一名瞭解談判情況的知情人士的消息梳理稱,目前雙方在人道主義援助安排、以色列撤軍、永久停戰承諾以及人質與囚犯交換等問題上都存在分歧。
“停火談判明顯陷入僵局,美國特使威特科夫準備前往多哈”,據以色列“Ynet”新聞網報道,在美以領導人會晤前,白宮新聞祕書萊維特7日重申,結束加沙戰爭並確保所有人質獲釋仍是特朗普總統的首要任務。她表示,以色列支持的停火提案已送達哈馬斯,威特科夫即將訪問多哈,以推進談判。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注意到,特朗普7日在面對媒體時迴避“兩國方案”的可行性,將問題推給內塔尼亞胡,而後者明確反對巴勒斯坦擁有完全主權,聲稱其即使建國,以色列也必須永久控制安全事務。阿拉伯媒體認爲,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的縱容暴露美國中東政策的單邊偏袒。《中東報》稱,美國政策轉向削弱國際社會推動“兩國方案”的努力,巴勒斯坦建國前景更加渺茫,或加劇約旦河西岸和周邊地區的難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