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學校嚴懲制度捲土重來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4日文章,原題:學校懲戒捲土重來   前些年,隨着聯邦和各州政府在種族與犯罪問題上倡導進步理念,美國K-12(指學前班至12年級的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的紀律政策也隨之轉向,將心理輔導優先於停學和開除等懲戒手段。然而,由於近年來課堂上的行爲不端問題激增,一些州開始出臺新規,以更好地保護教師和學生。

各州出臺新政策

2024年5月,得克薩斯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允許教師將行爲不當的學生請出教室,並延長校內停課的時間。根據美國《得克薩斯論壇報》報道,在2023至2024學年,該州約有3300名學區員工遭遇學生攻擊。按照新法規定,只要學生出現“無禮、擾亂課堂或辱罵行爲”,教師即可將其帶離教室,從而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阿肯色州議會也在今年4月通過法律,明確規定對於因暴力行爲而被請出教室的學生,不能再將其安排回原班級。同時,立法機關還刪除了原先州法中要求各學區採用“積極行爲支援”(如衝突解決、情緒應對訓練)手段來應對學生行爲問題的內容。

華盛頓州教育廳則於本月實施新規,放寬對學生進行勸退、停課或開除的限制。路易斯安那州和內華達州等也在近段時間採取了類似措施,一些教師工會公開支持相關立法,以便學校更便捷地處置問題學生。

曾優先使用“治療性”方法

這一系列做法標誌着各州正逐步遠離那種在學生被移出課堂之前必須優先使用“治療性”或“恢復性”方法的路線。奧巴馬政府在2014年曾發出指導信,敦促各學區強調“積極干預措施優於學生隔離”,並警告稱傳統懲戒方式存在種族差異問題。2023年,拜登政府也曾發佈文件,提倡“傾聽”與“療愈”,並指出停學和開除“往往對有色人種學生造成更多的影響”。

然而,這種“軟懲戒”政策也讓新的受害者出現。一名得克薩斯州學區負責人在公開評論中寫道:“教師被打、被踢、被吐口水、被罵,但我們卻不能暫停這些學生(來校),只能苦等好幾周才能召集家長和團隊開會解決。這讓教師和管理人員都感到無能爲力。”

被這些搗亂學生打擾的其他同學也因此失去寶貴的學習時間。曾是教師的丹尼爾·巴克在美國福特漢姆教育研究所撰文表示:“考慮到貧困學校往往最難管理紀律問題,若讓擾亂課堂的學生繼續留下,只會進一步擴大學業差距。”這顯然與所謂的“種族正義”背道而馳。

新政不以種族爲依據

儘管美國一些州仍堅持採用“軟懲戒”,但至少部分地區已不用再承受來自聯邦政府的壓力要求使用治療性方法。美國政府今年4月出臺命令,並指示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出臺一份“示範性學校紀律政策”報告。此前,根據學生受罰統計中的種族差異數據,美國政府會針對各學區進行是否違揹人權的調查。新政廢除了相關調查,有助於確保學校在執行紀律時能以學生行爲爲依據,而不是膚色或種族。

學校紀律主要屬於地方事務,因爲學校最瞭解個別學生的情況,也最能平衡教師與學生的安全和權益。如果聯邦政府能放手讓各州和學區自行制定措施,或許能帶來更積極的改變。(朱迪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