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達喬 環球時報記者 徐可越 馬晶晶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文遠】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12日抵達上海,開啓爲期7天的訪華行程。澳媒稱,此次訪問是澳大利亞總理對中國時間最長的一次訪問。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周方銀1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阿爾巴尼斯連任後沒多久就訪華,凸顯對澳中關係和澳中經貿合作的重視。作爲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沒有跟隨美國起舞,而是在對華關係上採取務實合作態度,非常難得。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穩定對華經貿合作對於澳大利亞自身經濟的益處。澳大利亞媒體普遍認爲,貿易、旅遊、教育和體育合作是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的關鍵詞。根據訪華行程,澳總理除了前往上海和北京,還會造訪成都。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表示,無論是訪問中國更多城市,還是推進除貿易以外其他領域的合作,都能體現出澳方希望兩國關係向縱深發展。
與上海海港隊主帥漫步外灘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澳大利亞東部標準時間12日晚8時(北京時間晚6時)前,阿爾巴尼斯乘專機抵達上海。他在機場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澳對華出口額超過排在其後4個貿易伙伴的總和”,中國爲澳提供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此次訪問“彰顯澳中經濟關係的重要性”,他對能夠再次訪問中國感到高興。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悉尼先驅晨報》報道,阿爾巴尼斯希望利用在上海的訪問強調澳中之間的人文聯繫。13日,他與前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球員、現任上海海港隊主教練穆斯卡特一起在外灘散步。阿爾巴尼斯表示,穆斯卡特和在中國經商的澳大利亞人就是兩國人文交流的典範。
除了體育,澳總理在上海的活動還注重旅遊合作。阿爾巴尼斯13日造訪中國在線旅行服務平臺攜程的總部,並見證了澳大利亞旅遊局與攜程簽署合作協議。“擴大我們與中國的旅遊關係將爲澳大利亞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促進澳企發展。”阿爾巴尼斯在開啓中國之行前的一份聲明中說。
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道稱,中國遊客是來澳消費最高的旅遊羣體。澳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的過去一年裏,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約86萬人次,消費總額高達92億澳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6%和28%。
據英國《衛報》報道,阿爾巴尼斯此次還將參加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北京主辦的一場首席執行官圓桌會議,重點討論綠色金屬、研發、教育、金融和清潔能源等議題。澳大利亞工商理事會首席執行官布蘭·布萊克表示,澳大利亞企業渴望在華尋找新機遇,尋求“與我們最大的經濟夥伴建立更牢固的關係”。
“澳大利亞無法輕易拒絕中國”
澳大利亞特別廣播服務公司(SBS)稱,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雙邊貿易伙伴,佔澳貿易總額近1/3。根據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的數據,2024年兩國貿易額接近3120億澳元。在經歷了一段動盪時期後,兩國關係似乎正在走強。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日前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上發文呼籲,兩國加強在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和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合作。
ABC稱,阿爾巴尼斯攜衆多商界高管一同訪問中國,其中包括來自澳大利亞金融、資源、農業和教育領域的重量級人物。隨着中國中產階層規模的不斷擴大,澳企面臨着巨大的機遇。
不過,ABC也表示,儘管澳政府歡迎中國在澳經濟的諸多領域進行投資,但它正試圖對一些最敏感的行業——包括稀土和戰略基礎設施——進行保護。首當其衝的是達爾文港。工黨政府承諾要從中國嵐橋集團手中收回該港口,中方已多次就此譴責澳政府歧視中國企業。此外,報道稱,在阿爾巴尼斯訪華期間,許多其他爭端也需要“解決”。
“所有這些並不意味着澳大利亞可以輕易拒絕中國。”ABC援引澳外長黃英賢在東盟外長會上的發言稱:“中國的體量和影響力使其處於應對全球挑戰的核心位置,從氣候變化到全球公共衛生,從國際貿易到能源轉型,皆是如此。”對於澳大利亞而言,氣候變化問題尤其處於優先事項清單的前列,特別是在工黨政府正竭力兌現自身減排承諾的情況下。
“澳中差異不應定義兩國關係”
《澳大利亞人報》稱,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正值澳大利亞和美國關係緊張之際,原因是美國施壓澳大利亞增加國防開支,但遭到拒絕,以及五角大樓對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簽署的“奧庫斯”(AUKUS)核潛艇協議進行重新審查。澳專家稱,如果協議被廢除,“澳大利亞將面臨最大的困境”。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高級政策顧問戴維·安德魯斯對SBS表示,澳美關係波動很大程度源於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以及“高壓手段”。在上週的新聞發佈會上,澳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被問及政府是否正在考慮與中國、韓國和日本進行“更自由的貿易”,以回應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對此,查默斯表示,穩定澳中關係對經濟、工人、僱主和各行各業都具有積極意義。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夫·內多皮爾表示,加強澳中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而且,他不認爲中國正試圖利用美國與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盟友之間的緊張關係。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詹姆斯·勞倫斯森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華盛頓“不會對阿爾巴尼斯的訪華感到高興”,但澳國內是支持的。“華盛頓正朝着一個明顯違背澳大利亞利益的方向前進,任何被視爲向白宮卑躬屈膝的(領導人)都會在(澳)國內面臨阻力。”
觀察人士告訴BBC,北京將繼續批評“奧庫斯”協議,而堪培拉將重申其對該協議的承諾。但在此類問題上的分歧不會嚴重阻礙澳中關係。勞倫斯森表示,儘管澳中雙方都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差異,但同意這些差異不應定義兩國關係。兩國需要保持政治關係的穩定和建設性,以便雙方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推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