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薩格勒布7月18日電 通訊|“不要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克羅地亞食品出口商感受美關稅之痛
新華社記者李學軍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歐盟產品徵收高關稅,這已對我的公司和員工產生巨大影響,我現在經常愁得睡不着覺。”克羅地亞赫爾梅斯國際公司總經理內布·丘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憂心忡忡地說。
赫爾梅斯國際公司20年前由丘平創立,主要生產無花果醬。爲紀念爺爺博若·丘平,他把公司生產的無花果醬命名爲“博若爺爺”。20年來,“博若爺爺”牌無花果醬在美國市場同類商品銷售額中名列前茅,公司也不斷髮展,目前已經有100餘名員工。
怎料風雲突變,美國政府近期揮舞關稅大棒,不斷威脅對進口自歐盟的商品徵收高關稅,歐洲很多公司因此面臨虧損甚至倒閉,赫爾梅斯公司也不例外。
丘平跟記者算了一筆關稅賬。他說,公司原來每年向美國市場出口大約150個集裝箱的無花果醬,每集裝箱的價格在7萬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他的公司每年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在1000萬美元左右。即使美方僅僅對歐盟商品徵收10%的關稅,他的公司每年都將面臨100萬美元的關稅成本和經濟損失,這對赫爾梅斯公司這樣一箇中小型企業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
“這還僅僅是10%的關稅。如果美國的關稅上升到30%甚至50%,情況會怎樣?我都不敢想象!”他說。
由於美政府關稅政策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赫爾梅斯公司只好減少向美國市場發貨。這已經引發了一連串負面反應:商品滯銷導致公司嚴重的經濟損失,只好裁員。如果美方徵收更高關稅,公司勢必面臨更大經濟損失和更多裁員。丘平向記者坦言,短短几個月,公司就從一個頗爲成功的企業淪落到爲生存而苦苦掙扎的地步。
丘平認爲,美方高關稅政策是非常錯誤的,就連美國媒體都已指出,高關稅最終將由美國消費者承受,因爲關稅導致進入美國市場的商品價格更高。因此,高關稅政策最終只能是得不償失、害人害己。
丘平說,美方試圖通過高關稅政策促使海外公司到美國設廠,但殊不知,一個外國公司要到美國設廠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包括廠址、設備、員工、供應鏈等等。他向記者透露,公司曾嘗試在美國當地設廠,結果不但導致成本猛增,而且在美國生產的無花果醬質量遠不如在克羅地亞生產的,後來只好作罷。
當然,面對高關稅帶來的困境和生存壓力,丘平和他的公司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及時調整策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拓展其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因爲在他看來,中國人口衆多,有巨大市場潛力。
“有句話說得好,‘不要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現在已經到了擺脫對美國市場依賴,拓展多元化市場的時候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