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7月26日文章,原題:日本“MAGA”保守派在國會站穩腳跟;心懷不滿的選民認爲自民黨缺乏效率,是精英主義者 7月20日的日本參議院選舉表明,日本政治秩序的根基正在瓦解。一直以來被視爲七國集團中最穩定民主政體的日本,如今終於也步入了全球其他國家普遍面臨的政治動盪之中。這次選舉對當下政局影響最大的無疑是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衆議院席位不過半數的情況下,如今也喪失了參議院過半數議席。然而,從長期來看,對日本政壇影響更深遠的,是保守派政黨“參政黨”的崛起。這個黨憑藉“日本人優先”的競選口號迅速成長,成功在國會建立了立足點。
以“日本人優先”爲核心理念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是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推動的政治運動,主張美國優先。參政黨在本次參議院選舉中贏得了14個議席,這可被視作日本版的MAGA運動。該黨在比例代表制的票數中獲得超740萬票,位列所有政黨中的第三位,甚至超過了立憲民主黨,令人頗感意外。根據該黨官網的介紹,參政黨創立於2020年,其緣起是“沒有想投的黨,那就自己創一個”。在此次選戰中,參政黨展現出明顯的右翼立場,尤其是反對過度接納外國人。該黨創始人、現任黨首神谷宗幣在街頭演講中強調:“本黨以‘日本人優先’爲核心理念,要讓日本人富裕起來。爲此必須守護我們的國土和生命,不能再像自民黨那樣對外國人妥協。”
這一口號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及MAGA理念如出一轍。作爲《讀賣新聞》華盛頓分社負責人,我曾報道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那是MAGA運動首次興起。特朗普成功動員了“被遺忘的人們”——主要是因全球主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議題而利益受損的白人羣體。
“已對現狀忍無可忍”
調查顯示,特朗普支持者普遍持有反移民、反全球化以及強烈的反希拉里情緒。其中大約一半爲特朗普核心票倉,他們對政治精英推動的議程極度不滿,如全球經濟一體化、碳排放產業轉型、強調多樣性等。
奧巴馬政府主推的這些政策(若希拉里當選預計將延續),在他們眼中帶來了經濟收入的下降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因此,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口號點燃了他們的情緒。
這類對政治精英的疏離感和被排除感,也是MAGA支持者與參政黨支持者之間的重要共通點。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去世,特別是石破茂就任首相以來,許多保守選民認爲自民黨在外交與外國人相關政策上日趨軟弱。對於外籍人口不斷增加,他們聲稱外國人利用日本社會制度、享有比日本人更好的待遇,卻無法遵守日本的規則與文化。換言之,他們擔心在石破政府和自民、公明、立憲等舊政黨的無能應對下,日本的土地和文化將被外來者侵蝕與毀滅。
在經濟方面,參政黨支持者認爲自民黨代表的是財閥與大企業利益,而非那些受通脹衝擊的普通民衆,尤其是在自民黨議員被爆瞞報政治籌款收入之後更令他們憤怒。因此,包括自民黨支持者在內的保守派選民,已對現狀忍無可忍,開始尋找一個能代表自己聲音的政黨。
日本政治將愈發趨於對立
參政黨以“不能再毀掉日本”“照這個趨勢日本就不是日本了”等強硬口號,成功爭取了這批選民。MAGA與參政黨還有一個重要共同點:都依賴社交媒體作爲動員工具。以往,報紙和電視以負責任、基於事實的標準決定哪些議題值得報道。如今,社交平臺在注意力經濟邏輯驅動下,常常以不負責任甚至受到外部勢力操控的方式決定輿論方向。
參政黨的躍進將如何影響日本政治,目前還難下定論,但可以預見的是,它的支持者將在未來的選舉中持續展現存在感,正如MAGA運動在美國所做的那樣。這意味着日本政治也將愈發趨於對立、民粹與分裂,遠離理性溝通。日本的議會內閣制也可能使其政治運作愈加混亂。(作者小川聰,朱迪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