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受持續升級的關稅衝突及其不確定性影響,美國消費品價格持續上漲,衆多知名消費品牌近期紛紛宣佈漲價。7月30日,被稱爲“快消之王”的寶潔公司宣佈,受美國關稅影響,該司利潤將減少10億美元,且該司旗下約25%的商品將從下月開始漲價。
寶潔旗下擁有幫庭廚房紙巾、汰漬洗衣粉等一系列知名日用消費品,其銷售狀況往往被視爲美國消費經濟的晴雨表。寶潔首席執行官詹慕仁坦言,包括“關稅、通脹、利率乃至政治和社會分裂”等一系列因素導致消費者減少了對寶潔商品的支出。
寶潔公司的一名發言人透露,該公司旗下各個品類的產品漲價幅度大概在“5%上下”。除寶潔之外,知名運動品牌耐克、大賣場沃爾瑪和百思買以及知名汽車品牌福特和斯巴魯等也已表示將上調價格。
哈佛商學院研究員比爾·喬治對路透社稱,如今是沃爾瑪、百思買、亞馬遜這樣的大賣場和網購平臺漲價,但今後這波消費品漲價潮或將傳遞至城市所有大大小小的實體零售店。
隨着美國特朗普政府8月1日加徵關稅大限臨近,路透社觀察到,儘管美國主要股指今年在科技股鉅額投資熱潮的推動下屢創新高,但許多消費龍頭企業的表現卻舉步維艱。數據顯示,自4月初特朗普宣佈所謂“解放日”關稅以來,寶潔股價已累計重挫19%,雀巢大跌20%,金佰利與百事也分別下跌11%和7%。
實際上,自疫情以來,美國消費品及食品飲料企業整體銷量持續低迷。面對知名包裝食品的高價,預算喫緊的消費者紛紛縮減開支。雀巢上週坦言,北美消費者正因“收銀臺的高額賬單”望而卻步。投資者擔憂,在消費者日趨精打細算的當下,疊加關稅推升的成本壓力,消費品牌若再提價,恐將難以爲繼。
美聯儲7月中旬發佈的最新一期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褐皮書”)顯示,本月初美國消費者開支“整體略顯疲軟”。該“褐皮書”稱,當下折扣店、倉儲式賣場的整體銷量增長不錯,但消費者“購買服裝和鞋類商品的開支明顯疲軟”。大多數商家抱怨說,現在許多消費者都盯着打折,想買便宜貨。也有一些店家表示,“折扣廣告的確能幫店裏引流並增加銷量”。
有分析認爲,前期美國商家爲應對特朗普關稅提前大量進口,做了囤貨儲備,這將潛在的商品漲價潮延緩至今年晚些時候,同時也解釋了爲什麼目前關稅的影響尚未在美國通脹數據中充分顯現。待後續商家存貨逐漸出清,通脹的影響就會逐漸顯現,而這或許會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