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殷淼】當地時間7月28日至29日,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新一輪經貿會談。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據新華社報道,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峯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了會談。雙方就中美經貿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回顧並肯定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和倫敦框架落實情況。
何立峯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團隊要以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爲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各自關切,進一步鞏固共識,加深互信。中方對中美經貿關係的立場是一貫的,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雙方在經貿領域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穩定、健康、可持續的中美經貿關係不僅有利於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也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穩定。下一步,雙方應繼續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充分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進一步深化對話磋商,不斷爭取更多雙贏結果。
美方表示,穩定的美中經貿關係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願與中方一道,繼續通過美中經貿磋商機制協商解決經貿領域分歧,推動取得更多磋商成果,進一步穩定美中經貿關係。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29日晚在會談結束後對媒體表示,“雙方充分認識到維護一個穩定健康的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性。”他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就經貿議題及時交流,繼續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瑞典《晚郵報》29日報道認爲,儘管雙方在談判中沒有取得突破,但確實進行了建設性和“深入”對話及“坦誠的討論”。中美代表都分別表達了這一點。瑞典電視臺29日引用中國問題專家趙炳浩的觀點表示,中美經貿對話仍在繼續的消息已向世界經濟發出積極信號。趙炳浩表示,中美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是15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雙方保持對話機制的繼續不僅可以爲兩國解決共同關切的問題創造良好氛圍和定下基調,同時也可以讓世界經濟鬆一口氣。
中美在瑞典舉行新一輪經貿會談之際,一個高級別美國經貿代表團開啓訪華之旅,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和外交部官員分別和代表團進行交流。
7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在北京會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芮思博率領的代表團。雙方就裝備機械、智能製造等領域進行交流。李樂成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一如既往爲外資企業做好服務保障,致力於維護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秩序,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30日會見了美方代表團。他表示,事實證明,中美經貿關係歷經風雨,雙方仍互爲重要經貿夥伴,“脫鉤斷鏈”行不通,平等對話協商纔是解決分歧的關鍵。芮思博表示,美中貿委會樂見兩國政府經貿團隊保持對話並取得積極成果。美中貿委會及會員企業致力於在華長期發展,將盡所能爲擴大中美經貿合作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30日在北京會見美方代表團時表示,希望美國工商界做正確對華認知的解讀者、中美民間友好的播種者和中美互利共贏的踐行者,爲中美關係發展和兩國人民友好作出新的積極貢獻。
30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在回應貝森特宣稱“如果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中國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關稅”時,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國將根據自身國家利益,採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